10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民政府公開發布《江西省德安縣豐林白云嶺礦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采礦權掛牌出讓實施方案》,標志著該礦權9月份的出讓再次以失敗告終。
這已經是白云嶺礦區第三次出讓未成功。
德安縣豐林白云嶺礦區是一宗擬投放的大型砂石礦權,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資源量為22297.54萬噸,可采礦石量為16740萬噸,開采規模600萬噸/年,開采年限27.9年。礦區可達九江、九江港、南昌等地。
從資源儲量、開采年限、物流區位來看,這確實是一宗價值較為優秀的砂石礦權。然而,就是這樣的砂石礦權卻連續三次遭遇失敗。
白云嶺礦區現場圖
從公開的出讓記錄來看,每次出讓均為已確定競得人和競得價款后卻重新出讓:
2019年11月,該礦權出讓第一次競價結果公示,顯示最終出價為26.33億元,出價單位為九江眾鑫礦業有限公司,隨后礦權重新出讓。
2020年6月,該礦權出讓第二次競價結果公示,顯示最終出價為21.02億元,出價單位為萬年縣泰源砂石有限公司,隨后礦權重新出讓。
2020年9月,該礦權出讓第三次競價結果公示,顯示最終出價為20.9億元,出價單位為九江聚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而隨著2020年10月23日德安縣人民政府全新《出讓實施方案》的發布,該礦權又擬重新出讓。
這充滿坎坷的出讓之路,讓熟悉江西砂石市場的行業同仁想起也曾多次出讓失敗的彭澤縣三畈礦區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該礦權同樣位于九江市,1.78億噸儲量在首次出讓時曾拍至超40億元,后經多次出讓終于成交。
與此前不同的是,三畈礦區在今年6月再次出讓時,針對惡意競拍者和競得后又放棄者設置了類似“違約金”的條款:承擔2億元人民幣的締約過失責任,最終該次出讓成交。
有行業同仁指出,高價砂石礦權被放棄反映了砂石熱中的理性回歸;也有行業同仁認為,江西省在礦權競拍中取消了保證金,此舉讓市場充分競爭的同時,也讓攪局的成本大幅降低,造成有意競拍者花費時間金錢精力、最終落得一場空。
砂石礦權合理投放、順利投放,不僅吸引著砂石從業者的目光,影響砂石供需平衡,更事關中央部門要求的砂石高質量、健康有序發展進程,不可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