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主持召開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廣州將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禁毒工作,并大力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間。
將研究廣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
在昨天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傳達了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并提出廣州市貫徹意見。2月29日全省工作會議后,廣州市迅速學習傳達,研究擬制廣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和“補短板”、“降成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5個行動計劃,并籌備召開全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會議。
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廣州特色、精準施策,全力抓好工作落實。廣州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認真思考,抓好相關文件的起草和完善工作,通過出臺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要研究推進供給側的創新,著力構建創新型的產業體系和經濟模式,形成發展新動能。要摸查各類企業的成本構成,找到降成本的空間和著力點。要主要依靠市場力量開展去產能、去庫存工作。
《關于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稿)》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牽頭擬制的《關于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稿)》。該意見提出,堅持規劃先行、政府主導、技術創新、有序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設25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并陸續投入運營。
意見對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投資建設、行業管理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其中,管廊規劃方面,明確2016年起廣州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主干道,要根據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同步建設管廊。管廊建設可采取政府全額出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兩種投資建設模式。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負責統籌管廊項目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建立管廊項目儲備庫,制定年度管廊建設計劃。
會議指出,廣州市有關部門要就地下管廊建設的項目融資、財政補貼等問題,制定綜合管理辦法。要推進申報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要制定廣州地下管廊建設方案,明確具體項目及工作分工、建設辦法。建設資金方面,應優先考慮PPP、利用社會資本等模式。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