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產業歷經很長時間的野蠻發展,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政策導向,十多年來,砂石產業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從粗放的野蠻發展,到全環節的綠色發展,從生態環境的破壞者、擾動者,到和諧發展、良好生態的重建者,砂石行業已然脫胎換骨。作為砂石領域的佼佼者,湖北民本集團執著初心,縱深推進產業突破。
2005年,武穴民本礦業正式落戶武穴市田鎮馬口村,在華中師范大學任教15年的呂文龍回鄉創業,一個大學教授投身到礦產品加工領域,并且在各方面都依法依規辦礦,這種行為讓很多人不解。他依規依法的辦理各種手續、證件,被嘲笑是外行,浪費錢財,“很快就干不下去”。
歲月流轉,近20年時間,身邊的企業一家家倒掉或幾經易主、不見蹤跡,而呂文龍卻帶領一個作坊式的小礦山發展為一家涵蓋礦業、鈣業、物流運輸、農業四個版塊的集團化公司,企業年營收28億元,資產達30億元。
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呂文龍感慨:湖北民本集團是依法依規辦礦、規范經營的踐行者,也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受益者。“看似花了很多冤枉錢,但是企業受益匪淺。”
作為一家歷經多次產業整頓和政策規范,民本始終走在行業發展前列。在全國礦產開發整頓中合規辦礦,在長江岸線整治前布局自有合法碼頭,在環保整治到來時實現全濕法除塵和水循環利用,在砂石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脈搏下,縱深推進產業突破,拓展延伸高附加值產業鏈。
堅持綠色開采,不斷轉型升級,從不起眼的砂石骨料,到身價翻了數倍的氧化鈣,再到最樸實態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民本擘畫了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在規范中謀發展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脫硫用溶劑灰巖需求暴增。依托武穴地區豐富優質的灰巖資源,同年7月,以溶劑灰巖為主的民本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礦山和碼頭選址落地武穴市田鎮馬口村。呂董正式開始堅守礦產資源、做強實體企業的漫漫長路。
呂董指出,最開始想做石灰石礦產品,沿江考察了很多區域,選址武穴主要看中了當地石灰石資源具有區位、品味、儲量三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武穴市擁有優質的長江黃金水道資源,物流條件優越,并且擁有長江十大深水港之一——武穴港;二是品位優勢,本地石灰石品位涵蓋碳酸鈣、水泥、機制砂石高中低檔綜合利用的條件;三是儲量優勢,武穴市石灰巖儲量豐富,已探明儲量20億噸,具備規模化利用的條件。加上良好的群眾關系基礎,武穴是最佳選擇。
在(砂石)礦業開發較為無序混亂的時期,民本團隊毅然在正式落地之前投資數百萬元,向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申請辦下了采礦許可證、完善了用地租賃等相關手續。當時看起來多此一舉的決定,卻成為企業正常生產運轉的重要保障。
2005年8月18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全國范圍開始嚴厲打擊無證開采等違法行為,堅決關閉破壞環境、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企業。一系列規范措施實施后,大量無證礦山和不規范礦山退出,為合法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環境,民本也得以專心做產品。
在做礦山開發的時候,呂董意識到礦產資源開發是一個綜合利用的過程,礦山不僅僅有優質的石灰石,還伴隨品位不高的礦石,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成為民本團隊思考的新內容。2007年,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高速發展,建筑用石料需求猛增,且供不應求。加上民本原有的設備和溶劑灰巖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民本決定改進設備和生產工藝,正式轉型進入砂石領域。
民本集團礦區綠色開采、運輸、縮影
隨著2008年財政、貨幣政策雙重發力,國內經濟強勁復蘇,廣義基建投資增速達40%以上,砂石骨料市場爆發,民本也享受到了時代紅利,打下了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
在轉型中筑根基
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各項問題逐漸暴露,資源消耗高、環境影響大。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各界對環境問題、科學發展問題日漸關注。
在市場快速拓展中,呂董意識到砂石是資金密集型、科技投入型、管理加強型的產業,規模效益十分明顯,只有設備可靠、加強管理、不斷投入、依托科技才能獲得成功。
2010年,民本主動學習行業龍頭企業經營經驗,提出修建自有碼頭,并開始辦理皮帶廊道手續,準備修建封閉式皮帶廊道運輸系統。
發展歷程:
2005年:成立武穴市民本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2007年:拓展砂石骨料業務
2012年:與沙鋼集團合資成立湖北沙鋼民本鈣業有限公司
2013年:與德清恒鑫強強聯合,踐行綠色發展,封閉式皮帶建成投運
2014-2015年:獲交通運輸部頒發港口使用許可證,建成民本碼頭
2016年:建設武穴市馬口智能物流園
2017年:建設日處理8萬噸泥漿固液分離中心,代表武穴市順利通過中央環保督查
2018年:控股及運營東南礦業公司,開始走向集團化運營
2019年:民本礦業、東南礦業雙雙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被授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20年:占地1650畝的馬口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園正式開工;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
2021年:年產1000萬噸精品機制砂項目(一期)投產,砂石年產量達3000萬噸
2022年:年產450萬噸氧化鈣項目投產;成立湖北民本易聯科技有限公司,開啟長江物流運輸新篇章
2023年:集團多個業務版塊取得重大突破,成為湖北黃岡綠色建材產業鏈鏈主單位
2024年:氧化鈣項目二期、3000萬噸/年機制砂項目二期開始建設
為了企業更科學地發展,2013年,民本礦業與德清恒鑫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股權重組,將浙江湖州砂石綠色規范發展的經驗和理念落實到企業生產和發展中,浙礦重工也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幫助民本礦業脫胎換骨,民本砂石生產邁入規模化階段,成為鄂東地區民營砂石礦企中最早應用全程水洗工藝的企業。
2015年,民本砂石產能達到全國前列,自有碼頭也獲得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經營許可證,結合2015年投資10億元建成的15公里皮帶廊道,民本突破了規模化生產后的砂石運輸難題。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央堅定落實環保責任以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民本意識到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性。盡管打通了生產和運輸環節的掣肘,但是砂石水洗工藝的弊端也逐漸暴露:洗砂泥水無法處理,造成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針對該問題,呂董帶領企業團隊決心對水洗砂石的泥水進行徹底治理。
2016年10月,民本采用先進的大型淤泥固化處理技術,選定壓濾行業全球產銷龍頭企業景津環保的壓濾處理設備。在市場上行之際,主動停產4個月,總投資1.2億元建成尾礦固液分離綜合利用系統及廢水加工處理循環利用系統,碼頭廢水通過專用管路回流至生產線進行處理,泥餅用于填埋復綠或制成新型墻體磚,不排一滴生產廢水。
長期以來,民本在環保、規范化發展中投入的精力與成本甚巨:采用階梯式中深孔爆破模式,規范開采,減輕對周邊的影響;在生產與運輸上采用濕法生產、電動壓縮空氣與濕法鑿巖工藝,礦產品實行皮帶廊道全封閉式運輸;持續投入近8000萬元,辦公區、加工區、物流區、碼頭等區域完成硬化、綠化、美化;同時,實施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和企業周邊環境治理……
在行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民本全面完善提升砂石生產各個環節,為企業科學、綠色發展筑牢根基。后來環保風暴在荊楚大地轟轟烈烈展開,無論是長江岸線整治啟動,還是砂石礦山開采、生產加工、物流運輸等方面規范化整頓,都沒有影響到民本砂石生產,在砂石供需嚴重失衡的2017-2018年,政策紅利直達民本,也為民本進行產業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
在創新中求突破
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離不開創新。對民本而言,集團統籌運作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突破市場變化和自身產業發展的束縛。
2018年9月控股并運營武穴市東南礦業有限公司,培育打造砂石企業集團。完成控股后,投資超10億元對東南礦業原有生產線和皮帶廊道進行了大規模改造。
同時,民本也不再局限于單一原材料產品模式,正式開展產業鏈延伸。2018年以來,民本積極響應市政府相關要求,統籌礦區范圍內的“山水林田湖港”資源配置,建設馬口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園,建立“吃干榨盡”的綠色建材產業全鏈條。
2019年5月,民本與武穴市政府簽訂了總投資15億元的“年產450萬噸氧化鈣項目”和總投資1.5億元的“新型建材項目”協議,2020年馬口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園年產450萬噸氧化鈣項目一期正式啟動建設。
民本集團總裁林國祥
民本集團總裁林國祥表示:“為追求高質量發展,我們對礦石資源分類利用并進行深加工,將其中鈣含量較高、品位較好的礦石通過焙燒深加工成氧化鈣產品。我們采用國際先進的回轉窯工藝,有效鈣指標長期控制在94%及以上,處于業內領先地位。”
目前,馬口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園布局氧化鈣、綠色機制砂石、新型墻體材料、PC預制構件、高新鈣產品、長江智能物流等六大項目。作為產業園核心企業和實施主體,民本打造年產450萬噸氧化鈣、年產3000萬噸機制砂石及馬口智能物流園3個項目,推動產業鏈從石灰巖的綠色開采向環保建材的精品制造、智慧物流以及產業園融合發展等高端延伸。
產業布局規劃清晰,民本實現快速發展。2023年,民本多個版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湖北黃岡綠色建材產業鏈鏈主單位;
資源儲量達5億噸,可滿足集團未來15年發展需要;綠色機制砂石產銷量突破3500萬噸,實現營收28億元,納稅3.2億元;中標巴布亞新幾內亞項目,實現了湖北省氧化鈣產品外貿“0”的突破,已累計簽訂13.5萬噸氧化鈣出口合同,創匯總額1350萬美元。
與武穴城投合作,完成了對湖北沙鋼民本鈣業有限公司的重組;
湖北民本易聯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投運,當年實現營收過億元,開啟長江物流運輸新篇章,邁出了建設武穴建材區域大市場的第一步……
在奮進中尋超越
“早期我們做砂石骨料轉型升級的時候,僅僅只認為做一下深加工就可以,后來我們才認識到這個行業是一個滲透力很強的產業,如何實現跨界聯合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如何使生產要素之間實現有效配對,靠傳統的辦法是不能達到高效化運作的目的。”呂董感嘆。
民本集團馬口新型建材產業園物流基地
著眼于數字物流經濟的遠景,民本升級馬口智能物流園,成立民本易聯公司,將傳統物流運輸與互聯網深入融合,以國內領先的船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互聯網+”高效物流、無船/車承運等智慧物流業務,達到運力共享、資源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打開智能物流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搶灘數智物流,這也是民本推進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為了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廢棄礦山利用、將工業鏈接農業、打造循環經濟被提上日程,民本統籌結合工業余熱利用、邊坡治理與美麗鄉村建設,利用廢棄礦山發展設施農業。2023年7月,集團投資成立湖北民本農業有限公司,對閑置的千畝廢棄礦區復綠、復墾和土壤改良,打造蔬菜產業園。
2023年9月,中能建民本農業新材料與零碳建材聯合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創新采取政府+央企院所+民企模式,融匯各方優勢資源,打造現代農業戰略新材料和固廢基生態建設材料兩個研發推廣平臺,為武穴廢棄礦山等資源修復綜合利用,跨界發展設施農業,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通過構建新型建材產業園、智慧物流園、生態修復等產業,民本實現全產業鏈延伸,計劃構建完整的綠色建材產業鏈閉環。
時代發展腳步不停,企業創新和變革也不能松懈。對民本而言,從錨定綠色建材產業,到全產業鏈開發、走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之路,未來還將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通過厚植綠色文化、打造文化民本等舉措,呂董帶領一群有共同想法和價值觀的人,縱深推進產業突破、向著“百億民本、百年民本”的目標大步邁進。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