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砂石骨料網獲悉,武穴市民本集團年產3000萬噸機制砂項目一期目前調試階段已進入尾聲,即將在10月下旬正式投產。
此項目設備安裝從6月份動工,9月28日試產。主機設備采用順達重礦集團最大型號的JPS800型棒磨機和海王XFS400洗砂細砂回收一體機,原料為現有的5-15mm水洗瓜米,產品為細度模數2.8-3.0的精品機制砂,主要供應長江下游大型混凝土攪拌站。為了實現綠色加工和綠色運輸,武穴市民本集團總投資10億余元,對原生產線、皮帶廊道進行了大規模改造,現已擁有兩條全封閉環保型生產線、兩條7.5公里皮帶長廊環保運輸線以及先進的水洗篩分工藝和污泥處理系統。
據了解,2018年9月,東南礦業有限公司與武穴市民本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成為民本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也成為了武穴市馬口新型建材產業園及民本集團氧化鈣項目及3000萬噸機制砂石項目的原料供應基地。
武穴市民本集董事長呂文龍表示,自2018年以來,武穴市民本集團致力于走綠色循環、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之路,統籌礦區范圍內的“山水林田湖港”資源配置,整治1650畝廢棄礦區為工業用地,打造馬口新型建筑建材產業園。
該產業園通過砂石產業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構建綠色砂石工業4.0+體系,建設集礦山開采+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制品、構件制造+PC建筑+氧化鈣+高新鈣、海綿城市透水產品+礦山生態修復等為一體的智能化建筑建材產業園,推進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實現建筑固廢、尾礦廢泥的最大化利用。通過產業支撐、共享,帶動鄉村振興,實現綠色礦山可持續發展。
2021年6月,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鞠建華一行還曾前往湖北武穴調研馬口建材產業園建設、礦山恢復治理情況,并召開座談會,深入推進綠色礦業示范區建設。當時,黃岡市副市長劉忠誠、武穴市市委書記胡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風等陪同調研。
而正是在該產業園內,武穴市民本集團投資建設了3000萬噸機制砂石項目,這是提升民本公司砂石礦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該機制砂項目由武穴市民本集團根據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環保生態優先發展戰略,依托自有礦山、綠色機制砂石生產線、及污水處理環保設施、皮帶廊道、港口碼頭及后方智慧物流園等基礎設施,充分運用東南礦業砂石骨料建設而成。項目分為一二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年產1000萬噸機制砂項目共投資1億元,是依托物流園基礎設施改造而成功。
該項目總投入為15億元,總建設期為12個月,建設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1億元,上繳稅為3.12億元,安排就業300人。現武穴市人民政府與武穴市民本集團(民本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民本年產3000萬噸機制砂項目投資協議書。此項目建成,對民本礦業砂石骨料、各項環保設施進行了綜合利用,實現環保和經濟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