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身巨型采石場,人類躲入地下,地表密布大型礦機、輸送帶與運輸卡車,以砂石作為燃料建造上萬座巨型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即將被太陽吞噬的太陽系。
今年春節(jié)上映的《流浪地球》正式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也讓砂石與科幻、人類命運產(chǎn)生了奇妙的聯(lián)系。
影片中,太陽即將爆發(fā)、吞沒地球,人類窮盡資源建造了上萬座以砂石為燃料的行星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恒星,踏上一段長達2500年的孤獨流浪之旅。
行星發(fā)動機局部
行星發(fā)動機使用重元素聚變技術,利用相對較重(除了氫氦之外)的元素進行核聚變產(chǎn)生推力。
作為筑就現(xiàn)代人類文明的混凝土技術的重要材料,砂石料是地球上分布廣泛、易于獲得、儲量足夠巨大的礦產(chǎn),這也是《流浪地球》作品選擇砂石作為聚變?nèi)剂系脑颍吘股笆赡苁堑厍蛏衔ㄒ豢芍?500年遠征的基礎材料了。
劉慈欣《流浪地球》原著這樣描寫“燒石頭”的地球發(fā)動機:
我們首先在近距離見到了地球發(fā)動機,是在石家莊附近的太行山出口處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屬的高山,在我們面前赫然聳立,占據(jù)了半個天空,同它相比,西邊的太行山山脈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驚嘆它如珠峰一樣高…這座發(fā)動機的高度是一萬一千米,比珠峰還要高一千多米。
我們登上了“華北794號”地球發(fā)動機…車隊是由五十噸的巨型自卸卡車組成,車上滿載著從太行山上挖下的巖石。汽車很快升到了五千米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細節(jié),只能看到反射的地球發(fā)動機的一片青光…在六千米處,我們見到了進料口,一車車的大石塊倒進那閃著幽幽紅光的大洞中,一點聲音都沒傳出來。
地球發(fā)動機是人類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機器,比如我們所在在華北794號,全功率運行時能向大地產(chǎn)生一百五十億噸的推力。
影片中,當鏡頭從地平線一路升起,劃過巨型采礦機、密密麻麻的輸送帶系統(tǒng)、川流不息的礦山車隊、堆積如山的砂石料以及11公里高的行星發(fā)動機噴射口,最終定格在浩瀚宇宙中努力狂奔的渺小地球上時,作為砂石人無不感到熟悉與陌生混雜的奇異觀感。
星際危險環(huán)繞,如果電影中這場橫跨2500年、窮盡資源與一切的努力最終失敗,砂石料可能是人類大規(guī)模開挖的最后一種礦產(chǎn),徒留生命奇跡的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