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砂石產業中小型不合規企業退出,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砂石價格普漲,受此影響,大中型砂石項目的建設熱情很高。在需求面上,砂石需求重點之一的房地產已有了“房住不炒”的定調,2019年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2020年開年則受疫情沖擊,不確定性增強。
在2019與2020年,中央多部委連續發布《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與《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重磅政策,自上而下強勢推動砂石行業發展。
從經濟基本面到高層政策導向,砂石產業正面臨全方位的“大變局”。砂石行業未來走向如何?日前,南昌礦山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山接受了砂石骨料網專訪,講述了他對行業發展的認知與感悟。
砂石骨料網: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開展,全國砂石供需有一個明顯變化:2月下旬部分地區供應短缺,3-4月部分地區卻由于需求不振,價格普降。您如何看待砂石供應與需求的博弈?這對南昌礦機等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否有重大影響?
李順山:現在很難說砂石已經達到供需平衡狀態,我認為價格波動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市場波動首先對礦山投資意愿產生壓力,此外還會影響地方釋放礦權的態度。
當前絕大多數礦山投資人繼續看好砂石產業的前景,投資意愿較高;另一方面,地方主管部門也認識到,綠色環保砂石生產與過去臟亂差的不合格砂石加工廠完全不同,出于稅收的考慮,主管部門釋放礦權也積極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類似如南昌礦機這類定位高端產品、具有較強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的設備供應商仍然有旺盛的市場需求。但是,好日子不會太長。
砂石骨料網:從目前的礦權投放頻率來看,大型砂石礦山建設確實較為火爆,未來潛在的砂石產能釋放量將十分可觀。您曾在砂石行業綠色發展峰會上提出行業要理性發展,您對未來砂石供需及價格走勢有何看法?
李順山:我認為,砂石供過于求是必然,價格走低也是必然,但這里所說的“價格走低”是指回到合理價格。
按照現在的價格水平計算,中國的砂石價格比發達國家如歐美都要高,砂石作為基本建設的“糧食”,長時間維持高價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面臨的不是價格會不會降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會降,哪些區域會降,會降到一個什么水平。
我在以前曾表示行業有3-5年的黃金期,現在看來砂石確實進步很大;根據目前的狀態,我預計2021年下半年我國部分地區的砂石價格就會開始走低,而且沒有機會再回頭漲價。因此,我一再呼吁投資需謹慎!
砂石骨料網:疫情當下,砂石行業同仁普遍期待基建和重點項目的砂石需求爆發,但您今天提到好日子不會太長。您對2020年及未來我國基建、房地產對砂石需求的貢獻持樂觀還是悲觀態度?
李順山:現在大家都期待政府進行投資,問題是投資會往哪里投?與砂石料是否發生關聯?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數十萬億新基建中的城際交通物流和市政建設與砂石有關,新型城鎮化與石料有關,但這些都替代不了發達地區的房地產對砂石的需求量。
當前,住房需求已經從投資需求特征轉化為自住為特征,加之中央“房子是用來住的”政策,可以預見,房地產的需求缺乏動力。至于基建,房地產旺、則基建旺,反之亦然。所以,未來我不看好房地產和基建對砂石需求會有更好的貢獻。
砂石骨料網:隨著國家十五部門和單位提出砂石行業健康發展的要求,砂石業即將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這對砂石企業與設備企業都是全新的課題。您如何理解砂石行業的“健康發展”?南昌礦機又將如何參與其中?
李順山:《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砂石生產和設備企業影響巨大,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從國家層面向工程施工建設單位明確機制砂石、特別是機制砂不僅可用,而且必須用!這極大地消除了機制砂的推廣阻力,必將極大開拓機制砂市場,這當然對廣大砂石生產和設備企業帶來了福音。
砂石礦山建設最重要的因素是礦山地理位置和巖石質地,未來的市場競爭無外乎質量、價格。任何行業發展都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現在國家提出了要求,參與市場的主體企業應該進行提升。
南昌礦機在七年前就提出了企業發展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我們的使命是“銳意創新、追求卓越、致力于礦業健康、環保、可持續發展和資源價值最大化”,是完全符合《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
在使命推動之下,我們開發的產品、提供的解決方案都是圍繞著自身和客戶“健康發展”這一主題來開展,取得了一些成績,受到了同行的認可,但仍任重而道遠,南昌礦機需要繼續不懈努力!
砂石骨料網:2020年,南昌礦機迎來50周年慶,俗話說“五十而知天命”。回顧南昌礦機的發展歷程與自身的職業生涯,您有什么想與行業同仁分享的嗎?
李順山:一個企業存活了50年,那么它對國家和社會就一直貢獻了50年,這是值得尊敬和自豪的。2020年是南昌礦機成立50周年,作為行業創新的排頭兵,公司新產品研發投入將突破6000萬元,依托瑞典研發中心和國內研發中心的雙向發力,破碎、篩分、制砂機領域的新產品是值得大家期待。
我本人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在這個行業也已經30多年,見證了行業的冷暖、衰榮,這是一個看似苦逼卻富有快樂,看似簡單卻知識廣博,看似卑微卻實質偉大的行業,希望同行們繼續堅守,向世界文化文明展示中國智慧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