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交通基建率先受益 帶動砂石需求
交通基建通常是區域建設中最先受益的板塊,粵港澳大灣區也不例外?!兑巹澗V要》指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
珠三角地區的內地與港澳交通鏈接還有待提高,隨著大灣區的建設,會給基建企業帶來機會,其中主要受益的應是廣東省內相關公司。
航運發展同樣帶來施工需求。粵水電總經濟師馮寶珍介紹,所有灣區都是港口經濟加產業經濟的驅動模式,要發揮香港的航運國際中心龍頭的作用,就需要把現有航道改大改深。
《綱要》基礎設施建設內容一覽
《綱要》要求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
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推進廣州、深圳臨空經濟區發展。
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
完善大灣區經粵東西北至周邊省區的綜合運輸通道。
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建設,適時開展廣州經茂名、湛江至海安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等區域性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進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有序推進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國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
加快構建以廣州、深圳為樞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快速鐵路等廣東出省通道為骨干,連接泛珠三角區域和東盟國家的陸路國際大通道。
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
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完善大灣區鐵路骨干網絡,加快城際鐵路建設,有序規劃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加快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建設。創新通關模式,更好發揮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作用。
推進蓮塘/香園圍口岸、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等新口岸項目的規劃建設。
香港將舉行《綱要》宣講會
香港特區政府聯同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將在2月21日(下周四)上午10點半,在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大宴會廳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
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透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會在日內由中央公布,灣區規劃宣講會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高層人員出席宣講,介紹綱要的內容和制作。
據港媒報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及澳門特首崔世安將前往香港出席宣講會。
拓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