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召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工作部署視頻會,對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砂石行業市場準入標準或將全國統一,企業不再為自身合法性“戰戰兢兢”。
我國最新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是2018年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18年版,砂石骨料網發現,砂石行業相關的礦山開采、河道采砂被納入負面清單“許可準入類”。
什么是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通俗來講,就是清單中納入“禁止類”的項目不能干,“許可準入類”的滿足列出的許可條件才行,清單中沒有提到的項目意味著不用審批、民企國企都能干,“明碼標價”全國統一。
此前,我國行政準入總體以“法無明文授權不可為”為導向,準入環節中政府色彩濃厚,表現出門檻過高、政出多門、程序復雜、公平不夠、透明不足等問題。
在砂石礦山、河道采砂等傳統領域或機制砂加工等新興領域,此前并沒有全國統一的許可準入標準,各項硬性準入限制散見于各類法律法規中,同時不同地區可能還有特定的準入條件,部分要求缺乏必要性與合理性。極端情況下,企業時時處在懷疑自身“合法性”的恐懼之中。
隨著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實施,對砂石行業來說,砂石礦產資源開采、生產經營、對外合作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工程建設等均已納入“許可準入類”,各類主體可以明確進入砂石行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律法規和權利義務、需要符合和達到的標準要求,將大大降低各類成本和潛在風險。
發改委、商務部要求,切實維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權威性,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隱性準入門檻和地方自行制定的準入類負面清單要堅決清理取消,實現“一單盡列,單外無單”。同時,要建立并不斷完善實時調整與定期調整相結合的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一年一修,動態調整”。
對砂石行業來說,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解決采砂與砂石礦山需要哪些手續、民營與國營等不同所有制企業能否公平競爭等關鍵問題。但準入許可涉及的管理部門、法律法規較多,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現階段處于完善階段的負面清單準入制度很難一次性窮盡所有條款,其完全成型可能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