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砂石行業環?;?、規?;⒅悄芑较驇缀跞巳硕寄軓埧诩磥?,但知曉名詞并不代表深刻理解,尤其是智能化方向,這對砂石行業來說幾乎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實際上,我國礦山行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掀起了自動化浪潮,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方面更是突飛猛進,他們20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對砂石行業是否有所啟示?日前,砂石骨料網與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修蕾就此進行了交流。
東方測控副總經理修蕾在交流現場
東方測控成立于1996年,是為冶金、礦山、水泥等行業提供生產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其選礦智能控制系統在全國300余家礦山應用,露天礦車輛智能調度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成分、粒度分析等礦山專用高端在線儀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
修總表示,對東方測控來說,砂石是一個全新的行業,但其工藝又集中在公司非常熟悉的礦山選礦領域。所以,東方測控在2019年6月參加了砂石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與砂石骨料網主辦的京津冀魯(雄安新區)綠色砂石調研,走訪了十余家區域內代表性的砂石企業,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砂石企業自動化、智能化現狀以及關注點。
據了解,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作為國內最大的礦山智能化專業公司,東方測控接到了數個砂石企業的智能化系統訂單,拉開了該公司進入砂石行業的大幕。
修總很看好砂石行業,但他感到部分砂石企業的需求其實只是基礎的自動化,同時業內也缺乏完整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自動化與智能化的不同
修總認為,自動化實現的是人機交互,即把原來需要員工手動的操作拿到界面上來,它并非智能化本身,而是智能化的基礎。
修總直言,當前砂石行業對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沒有完整的概念,企業僅從管理的角度提出部分功能性需求,包括實現遠程啟停、通過手機遠程操控等,以實現更有效率的管理并了解生產情況。其實遠程啟停,通過手機等渠道發布產量、價格統計信息等都是基礎的自動化。
自動化的確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但仍需要人去決策、操作并實現;而智能化解決的則是如何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如何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如何生產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等問題。
修總表示,智能化礦山可以利用海量生產數據、專家算法與模型,積累管理、生產與決策經驗,幫助工廠優化工藝與生產、管理設備與維護等,提升經濟效益,其實現的根本基礎是對設備運行狀態、生產數據、運營數據的實時采集,而底層的自動化是最基礎的層級。
智能化在砂石生產中將起到什么作用?修總介紹了智能化在礦山運輸與破碎生產兩個環節的應用:
在大型砂石礦山,礦山平臺至入料口的轉運量非常巨大,智慧礦山系統則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所需礦卡數量,節省運距、降低油耗、提高產能、提高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率、延長礦山服務壽命;在破碎生產環節,基于東方測控20余年對破碎自動化控制的經驗,智能控制系統則能夠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生產線的負載平衡與產能最大化。
修總坦言,這不是一位或幾位生產調度人員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智能化系統的計算分析才能實現:讓設備發揮最大效益、最大生產量,把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利用,這才是砂石智能化所擅長并應該做的。
東方測控承建的浙江交投麗新礦業自動化系統
砂石智能化的建議與想法
針對當前砂石行業智能化發展方向,修總提出兩點想法:
一是砂石企業的智能化建設一定要有戰略高度,設備管理、數據采集、決策管理、能耗管理等系統必須依附整體的架構或者構思,網絡架設、整體架構必須統一,這樣后期才有完善與擴充的條件,避免重復工作、反復投資。
如果生產線進行設計時對智能化沒有提出需求,可能造成設備沒有提供接口、通訊協議不兼容、控制系統之間無法打通等等問題,未來升級改造非常困難,而類似的事情在礦山行業其實已經有很多前車之鑒。
二是利用砂石行業智能化尚在起步階段的機會,盡快研究明確砂石行業智能化的標準。上世紀90年代,礦山行業大爆發,國內礦山自動化系統企業如雨后春筍,很多礦山配置了標準不一的自動化系統,但多數系統提供企業沒能堅持下去,導致后期部分礦山智能化系統維護與升級改造非常麻煩。
沒有標準,砂石企業與系統提供商就沒有方向,這對行業是很不利的,需要經過漫長的淘汰篩選,但這樣對行業來說代價太高了。
修總表示,當前砂石行業新建、小轉大的項目較多,智能化規劃建設最好一步到位,業內也亟需明確智能化的概念與標準。東方測控則期待利用在礦山行業20多年的技術與經驗,為砂石行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