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上一度流傳的今年生態環境保護有可能放松監管的說法,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日前明確表示,環保不動搖、不松勁、更不能走“回頭路”。
在生態環境部主辦的“2018-2019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暨圖書贈閱活動”上,劉友賓說,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成效并不穩固,形勢依然嚴峻,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現反復。
“今年初,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就充分說明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劉友賓說,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三期疊加、爬坡邁坎的關鍵時期,必須保持定力,鞏固成果,不動搖,不松勁,更不能走“回頭路”,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堅決落實黨和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地方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出現了弱化,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勁頭發生了松動,將經濟下行壓力簡單歸結于環境監管過嚴的模糊認識有所抬頭,放松環境監管的風險有所增加。
“隨著環境治理措施深入推進,越來越要啃硬骨頭。”李干杰表示,當前的工作方向路徑和策略方法是完全正確的,是符合客觀規律和工作實際的。要保持信心不動搖,迎難而上,“越是形勢多變,越是灘多浪急,越要保持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