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合肥等市向長三角協同聯供;建設全省機制砂石產業研發中心;倡導輕鋼結構在旅游、園林項目中的應用……近日,安徽省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實施意見,促進安徽省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到2025年底,安徽省規范有序的砂石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圖文無關
鼓勵合肥等市向長三角協同聯供
根據意見,接下來,安徽各地要梳理可供開采的砂石礦山目錄,8月底前完成編制并向社會公開。各地要重點支持沿鐵路等主要運輸通道附近建設超500萬噸的現代化優質機制砂石生產基地,支持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參股、投資、組建大型機制優質砂石生產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將鼓勵合肥、池州、銅陵、安慶、蕪湖、馬鞍山、宣城、黃山、滁州、 六安、蚌埠、宿州、淮北等有砂石礦產資源儲備的市,加快機制砂石開發利用,重點發展500萬噸以上的大型機制砂石生產企業,在滿足全省砂石需求的同時,加大對長三角地區協同聯供。
有條件的可建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
按照要求,安徽各地將建立機制砂石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制度,實行聯合審批或并聯審批。
在嚴格執行生態與環境保護政策前提下,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礦山企業進行礦區范圍擴界、擴能改造、資源整合,提升生產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全省還將鼓勵集中連片的露天礦山企業開展資源整合;有條件的市,可結合資源型城市建設,研究建設省內機制砂石綠色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建設全省機制砂石產業研發中心。
糾正無依據的長期全年禁采“一刀切”做法
安徽各地要根據河道特性,結合河道、航道疏浚,在保障防洪、生態、通航、涉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可采區、可采期、可采量,并于2020年底前完成內河采砂規劃編制工作。按相關規定,有序啟用長江干流河道采砂點。
接下來,安徽還將清理不合理的禁采區和禁采期,調整不切實際片面擴大設置的禁采區,糾正沒有法律依據實施長期全年禁采的“一刀切”做法,必要時,可按規定將保留區批準轉化為可采區。
倡導輕鋼結構在旅游園林項目中的應用
為推動利用固廢資源生產砂石替代材料,安徽各地可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同時,各地還將逐步提高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在學校、醫院、辦公樓、寫字樓等公共建筑中的應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