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歷來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變的焦點,被稱為“世界工程機械之王”,占全球工程機械總銷量的近4成,其重要性及高技術集成使它成為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競相攻克的高地。
習總書記曾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對挖掘機領域而言,現在也處于行業格局快速變化時期。從目前市場趨勢來看,2020年或將成為挖掘機市場銷量最好的一年。業內人士坦言:挖掘機行業的主要變化,也是近年一直在持續的、非常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國產品牌逐步替代外資品牌。
“技術領先、用不毀”金標準驅動創新
徐工挖機堅持技術創新戰略不動搖,始終堅持“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金標準,全面圍繞“研發國際競爭力產品,具備持續的、顛覆性的技術創新能力”科技發展戰略,按照王民董事長“把過硬的產品投放市場、拓展市場”的研發工作要求,扎實落地研發各項戰略舉措,變革研發模式與研發理念,堅持標準引領和產權創新工程,系統推進正向和協同研發,強化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全面提升區域市場準入能力和行業話語權,全力推進產品本質競爭力提升。
圍繞產品“六性”領先、“四用”可靠目標,徐工挖機著重在產品可靠性、耐久性及先進性上做工作,深入開展客戶感知性能、價值提升等迭代能力研究。中小挖聚焦輕載施工經濟性,實施工況精準匹配控制。中大挖聚焦重載施工可靠性及能效比,重點突破破碎節能控制技術、攻關斗齒耐磨性及工裝可靠性。DA、DK全系列產品油效比提升5%-12%,可靠性提升超過20%,產品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增強。另外,聚焦細分特種應用,拓展挖機應用邊界,目前已經形成森工、管廊等六大新門類產品系列。
依托徐工國家級技術中心,徐工挖機形成了以自身為研發主體,以徐工研究院為基礎研究平臺,歐洲、北美、南美、印度研發中心共同支撐的全球協同研發體系。先后承擔“基于挖掘機能量回收的液壓混合動力節能技術研究及應用”、“工程機械用高壓多路閥”等國家省級科技項目4項。授權專利600余件,其中國家發明專利70余件、國際發明專利10余件。主持制修訂國家標準10余項,其中國家標準GB/T 9139-2018《挖掘機技術條件》成為國家產品認證的重要標準依據。累計榮獲市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36項,其中省部級以上8項。已經獲批江蘇省工業企業技術中心和江蘇省工程技術中心等省級研發平臺2項。
“數字化、智能化”變革助力轉型升級
作為一個實力強勁、底蘊深厚的企業,徐工挖機各項技術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在數字化、智能化研究與應用方面同樣如此,凝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核心技術人才,不但建設了屬于自己的數字化智能工廠,而且也打造出智慧礦山解決方案。
從2008年起,徐工挖機推行了兩輪近20億元的大規模技改投入,擁有了與國際先進挖掘機械產業水平相一致的現代化制造體系。在產能規劃上,堅持常態化的研判市場趨勢,及時掌握市場需求動態,前瞻性的規劃布局內外部產能提升。與此同時,徐工挖機在業內第一批導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國家標準,全面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先后投入近200余套機器人、AGV等高端智能化裝備,強化信息化融合應用,先后實施了制造執行系統MES、倉儲物流系統WMS、設備監控與數據采集系統SCADA、能源管理系統EMS等信息化系統平臺,充分融合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實現了智能焊接與加工、物流自動配送與上料、自動化裝配與防錯、智能化在線檢測及制造過程智能化監控等關鍵制造過程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產線“智造”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質量一致性提升30%,生產效率提升 20%,研制周期縮短15%,不良品率降低20%。
自動化柔性裝配流水線
在徐工挖機的智能化焊接車間、加工車間、涂裝車間、裝配車間里,一幕幕智能化操作手段正在上演:AGV小車自己排著整齊的隊伍開向生產線,加注機器人能夠靈活嫻熟的進行各項操作……
在線全系列車架自動翻轉機
與此同時,徐工挖機全面推進數字化研發,通過研發信息平臺PDM系統全面協同全球五大研發中心技術資源,“集眾智,出重器”,研發過程全面模塊化、參數化、虛擬化,從零部件到整機全面仿真,打造“數字孿生”,強化產品智能化屬性,已研發出5G遙控挖掘機、無人操控挖掘機、無人機測繪和V2X車際通信技術,數字化遠程診斷、遠程標定、遠程升級等技術也已成熟,引領行業智能化產品演進潮流。
在智能服務上,徐工挖機在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中打造和認定的能力就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運維服務能力。當前徐工e修已經成為行業最響亮的客戶服務平臺品牌,通過徐工e修的“貼身管家”服務,客戶可以移動化全天候無憂可視化遠程管控所屬的挖機設備,同時徐工e修提供超過20種智能遠程服務召請,讓客戶買的放心用得舒心。通過智能服務與智能挖機設備“并駕齊驅”,共同打造行業首屈一指的數字化施工解決方案。
隨著“兩化融合”持續深化和智能制造的持續推進,徐工挖機在數字化研發、數字化工廠、數字化服務等領域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了國家、省市的一致認可,榮獲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江蘇省兩化融合創新應用企業級省級示范智能車間等一系列榮譽。
“國際化”主戰略加速徐工珠峰登頂
國際市場是考驗競爭力的真正試金石,徐工1992年出口第一臺設備,從當年慕尼黑博覽會首次亮相的“寒酸”到如今已經擁有全球4大國際研發中心、15個制造基地、KD工廠或合資企業、70家分子公司和辦事處、300多家經銷商,40個海外大型備件中心、產品出口到187個國家和地區,徐工堅守的“國際化主戰略”正在快速縱深推進。挖掘機是全球工程機械第一大門類,做好挖機的國際化對徐工國際化主戰略、對徐工珠峰登頂的支撐極其重要。
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
近年來,徐工挖機始終堅持國際化道路不動搖,產品出口已連續2年實現倍增,出口復合增長行業最快。在十三五收官之際,徐工挖機提出了“新拳頭、新標桿、世界級”新的企業愿景,堅定不移地把徐工挖機品牌做到全球、做成世界級。展望未來,徐工挖機要深度聚焦國內、國外雙循環戰略機遇,按照徐工國際化布局,快速打造國際化樣板:一是加速推進全球研發。推進全球協同研發體系能力提升,強化歐洲、北美、南美、南亞等研發中心的戰略協同地位,設立挖機歐洲能力中心,對國際前沿技術進行當地化研究。二是加速提升產品競爭力。實施歐美、東南亞、印度、南美等六大市場產品定制化開發和適應性改進,打造與區域市場相匹配的產品群。三是加速突破海外重點市場。圍繞海外重點區域市場,加強海外銷售渠道建設,建立專業化、本土化的全球分銷網絡,推進服務標準化、專業化,構建全球一流服務備件體系。四是加速落地海外工廠布局。想做國際化企業,就必須要實現國際化當地化制造,目前巴西、印度、烏茲別克斯坦等挖機綠地工廠已全面發力。五是加速實施國際化人才扎根工程。聚焦人才戰略,雙向推進徐工人才國際化和國際人才徐工化,夯實國際化人才梯隊,推進能力培養與機制創新,激發國際化人才扎根海外與創業熱情,堅強支撐徐工珠峰登頂。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
徐工機械總裁陸川在接受央視CGTN采訪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制造業品牌未來競爭能力在于數字化的競爭,關鍵在海外、在高端市場,中國品牌只有順應數字化轉型,為品牌不斷賦能,將國際化戰略作為引領戰略,整合全球資源優勢,形成跨國經營“航母艦隊”和世界級管控平臺,不斷邁向價值鏈高端,才能加快推動中國制造的“三個轉變”,才能真正算得上具有全球領導力的世界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