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砂石采礦權出讓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砂石礦權出讓成為貢獻地方財政的一大來源,浙江、廣東、江西等省份均有高價礦成功出讓。與此同時,砂石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具有砂石骨料業務的上市公司披露的毛利率較高,如華新水泥的62.59%、海螺水泥的68.34%等,也引得各路資本也紛紛入局。
雖然砂石骨料行業市場火熱,但隨著新發展理念及生態文明建設入憲,砂石企業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國家對礦山出讓、開采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綠色發展的有關法律不斷推出。2019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砂石出讓登記改革和凈采礦權出讓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
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范小強
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范小強律師表示,從砂石采礦權出讓改革新政可以看出,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政策的鼓勵方向。在新政推動的大背景下,天然砂石、機制砂石、再生砂石、工程砂石等結構將發生大變化,順勢而為,建設砂石綠色礦山、智能礦山,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行業同仁們需關注的頭等大事。
但范律師也指出,政策規范固然是好事,當前砂石采礦權出讓文件卻往往會存在以下十大常見問題:
1、部分出讓機關信息披露不充分、服務不到位;
2、對競買申請人的部分限制條件不合理、甚至違法;
3、各地砂石采礦權出讓期限大相徑庭;
4、要求采礦權出讓收益一次性繳納問題;
5、設置競買保證金問題;
6、存在對企業自主經營權非法限制情形;
7、采礦權出讓收益之外的費用明目多且金額較大;
8、部分地區違規設置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的前置條件;
9、辦理采礦權登記所需材料大相徑庭,前置要件較多;
10、凈采礦權出讓要求落實不徹底。
砂石采礦權出讓亂象對潛在競買人、競得人會造成一定的危害。針對這種情況,范律師建議砂石投資者順勢而為,全面、主動、積極學習涉礦法律政策及有關砂石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政策,增強敏銳性;謹慎投資,從砂石采礦權一級市場受讓采礦權應提前做好充準備;合理估受讓一級市場砂石采礦權與二級市場并購,采礦廢石等投資路徑;勿觸刑事底線,合規運營;樹立法治思維,利害關系人要依法、順勢理性維權。
在即將召開(10.9-11)的“黃果樹論壇·首屆中國(西南)砂石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峰會”上,范律師將與參會眾人分享“砂石采礦權出讓改革新政背景下的投資者權益維護路徑”,更為詳細的對重點內容進行講解,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前來參會。
范小強,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專家庫成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導師、北京政府法制研究會專家講師團成員、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礦產資源法學分會理事,擅長涉礦行民、行刑交叉案件、涉礦并購、礦業政策研究及培訓等領域。
關注自然資源部及審判機關出臺的涉礦規范性文件,曾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礦業 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 《礦業權抵押管理辦法(專家稿)》 等文件積極建言獻策;著有《礦業權抵押擔保風險分析及防控》,主編《地礦類常用行政法律規范性文件匯編》;應邀參與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油氣中心等智庫單位組織礦法配套三個行政法規修改研討工作。
報名方式:
關注“砂石骨料網”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會議報名”,或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