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1日),砂石骨料網從廣東汕尾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獲悉,汕尾市管轄海域JH21-09區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掛牌出讓成功,由中電建(汕尾)綠色建材有限公司近22.5億元競得。
該項目編號JH21-09,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位于廣東省汕尾市施公寮島海域,海域面積2.3平方千米,海砂資源儲量4178.1萬立方米,可采資源量3531.65萬立方米,出讓年限2年7個月。經過27輪競價,最終中電建(汕尾)綠色建材有限公司以22.49億元(22.486857億元)競得該區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
圖源:掛牌交易文件
據了解,中電建(汕尾)綠色建材有限公司由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汕尾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建集團南方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5家企業合資成立,分別持股40%、25%、15%、15%和5%。
圖源:天眼查
根據公告,掛牌產生超過起始價的溢價部分按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出讓收益掛牌起始價中所占的比例分攤計入海域使用金和采礦權出讓收益。海域使用金和采礦權出讓收益不包括競得人在辦理海域使用權不動產權登記、采礦權登記時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繳納的其他費用。
此外,競得人在開采海砂過程中,應當按照批準的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確定的船舶數和開采量生產,并做好生態保護和安全作業措施。根據報告書,該項目設計日最大海砂開采量7.2萬立方米、月最大開采量144萬立方米、年均最大控制開采量1368萬立方米;采用5艘采砂能力為1000立方米/小時的射流抽吸式采砂船(單艘噸位6000噸級)、10艘3000立方米-5000立方米的皮帶運砂船(單艘噸位7500噸級)以及2艘輔助船舶進行作業。
編后語:廣東省臨海而居,海砂資源十分豐富。其作為經濟發展大省,經濟體量龐大,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對砂石骨料有著持續不斷的旺盛需求。在天然砂逐漸枯竭、機制砂尚未被推廣之時,淡化海砂以低價格、優粒型、大供應量迅速占領當地砂石骨料市場,衍生大批盜采海砂行為,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廣東省因此發布一系列相關政策,加強海砂開采管理。
2020年5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海砂開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自2020年起連續3年組織海砂資源市場化出讓,每年向市場投放約10片海域6000萬-7000萬立方米的海砂資源。該行動計劃根據廣東海砂資源的分布情況,結合全省的建設用砂需求,以保障國家重大項目海砂供應為重點,明確了海砂開采年度目標、開采計劃及任務分工,加強對沿海各市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打包市場化出讓工作的指導。
2021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廣東省在全國率先試點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兩權合一”市場化出讓,開展無居民海島市場化出讓試點,推動海岸線有償使用。同時提出繼續實施“海砂開采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兩權合一”市場化出讓工作,保障海砂市場供應。
今年4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開征求《廣東省海砂泡洗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禁止在出海水道與河道水域從事泡洗海砂等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的活動,沿海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合理劃定設置陸地海砂淡化場。本次海砂開采“兩權合一”成功掛牌出讓,有力保障廣東省基礎設施建設的用砂需求。據砂石骨料網了解,今年廣東省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570個,總投資7.6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000億元。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廣東省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從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工程開工率呈回升態勢,有助于提升砂石需求。
5月27日,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發布消息,受疫情反復和臨近端午“龍舟雨”天氣影響,廣東省建材市場延續需求偏弱的態勢,各類建材品種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河砂和海砂價格小幅下降。據監測,5月下旬全省海砂價格持續小幅下降,珠三角地區海砂平均購進價為每立方米251元,環比下降1.59%。展望后市,近期雨水天氣持續,短期內廣東省建材需求增長有所放緩,預計6月上旬建材價格維持窄幅波動走勢。
《汕尾市管轄海域JH21-09區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和采礦權網上公開掛牌出讓結果》
編輯:徐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