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國內首條跨海高鐵福廈鐵路安海灣特大橋完成無砟軌道施工,這也是我國高鐵建設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橋中鋪設無砟軌道。福廈高鐵全長277.4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無砟軌道可以實現跨海過橋不減速,駛過650米主橋用時才不到7秒。預計2023年通車后乘坐動車只需98秒就可風馳電掣跨越大海。
無砟軌道指采用混凝土、瀝青混合料等整體基礎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軌道結構,是當今世界先進的軌道技術,但由于技術瓶頸限制了無砟軌道在大跨度橋梁上的應用。
福廈鐵路安海灣特大橋無砟軌道施工的完成,說明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突破了一個難點,施工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這背后是無數建筑工程師的努力,也是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隨著越來越多高標準、高要求的工程技術應用,市場對原材料的要求會越來越多。
在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高品質、可持續發展將會進一步落地,價格為王時代或可終結。
對砂石從業者來說,瞄準高要求無疑是一條新的出路。
近些年,沿江沿海地區大礦頻出,砂石產能過剩狼來了的呼聲越來越強。
借助發達的水運體系,砂石運輸半徑得到了極大擴展。大型礦權相繼投產給市場造成的沖擊將逐漸顯現,從業者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已有不少先例在前,讓地方政府出讓大礦時的嚴謹性不斷退化,砂石大型礦權出讓越來越瘋狂。以安徽、湖北和
廣東為代表的區域,千萬噸級大型砂石礦云集,且熱度持續不減。
在全國砂石市場持續下行之際,萎縮的市場需求和充足的市場供應之間的矛盾將越發尖銳。在向買方市場轉換的過程中,砂石企業不斷尋求自我突破:通過迭代研究新的技術、新的工藝,將節能改造作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運營成本的一大手段,幫助企業在紅海中殺出一片天地。
如何在紅海中找尋藍海?或許高標準、嚴要求的客戶為砂石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趨勢:著眼內生動力,錨定高標準,打造差異化產品。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