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是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有建筑用凝灰巖、建筑用玄武巖、建筑用花崗巖等3種巖種。但該省砂石分布不均,杭州、紹興、嘉興等城市本地砂石供應不足,需由金華、安徽、福建、江西等地運輸砂石料,而舟山、麗水等地區不僅自供浙江省內,也可外銷至上海等城市。
2018年,浙江省政府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要求,全省實施最嚴格的砂石礦業權準入管控措施,建筑用砂石類礦產采礦權設置、投放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由于國家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造地,基礎設施中占比最大的圍墾用砂礦產需求會逐年下降,但從政策層面總體來看,采礦權設置難度大,保障供給的壓力依然巨大。
統計采礦權出讓結果可知,2021年全年浙江省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30宗,2022年1-8月,浙江省共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8宗,預計2022年浙江省成功出讓礦山數量較2021年有所下降。
1.浙江省砂石市場需求面分析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圖1-1 2012-2021年浙江砂石需求量變動趨勢圖
近十年,浙江省砂石需求量處于波動增長趨勢,增長幅度較大。2012-2016年這五年間,除2013年外,其余四個年份砂石需求量均為負增長,2016年砂石需求量降至74572.85萬噸;2016-2019年,砂石需求量逐年上升,并在2019年首次突破9億噸;2020年,受疫情影響,部分基建項目停工停產,對于砂石需求不佳,砂石需求量較2019年略有下降;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部分前期受疫情影響而停工的項目陸續復工,砂石需求有所增加。
通過對浙江各地2021年砂石消費體量數據進行統計,如表1-1所示,分區域來看,浙江省砂石市場需求在不同地區內有非常明顯的分級現象,差異巨大。
表1-1浙江省各地市2021年砂石需求量及增量(2012VS2021)統計表(單位:萬噸)
通過對浙江各地2021年砂石需求量進行統計,如表1-1所示,杭州、寧波、溫州三市砂石需求占絕對主導地位,年砂石需求量均在1億噸以上,這三個地區砂石需求量約占浙江省需求量的54.8%,屬于一級消費區;紹興、嘉興、臺州和金華市的年砂石需求量在7000萬至1億噸之間,屬于二級消費區;湖州、衢州、麗水和舟山市年砂石需求量在2000萬噸至5000萬噸之間,屬于三級消費區。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為進一步了解浙江省各地十年間砂石需求量的變化情況,選擇砂石消費增量、增長率為主要參考指標。十年間,兩項指標在不同區域的差異不大,均處于上升趨勢,砂石需求增長率都在10%以內,其中寧波市砂石需求量增長率最大,為8.85%,臺州市砂石需求增長最緩慢,僅為1.75%;杭州市的砂石需求增量最大為5711萬噸,麗水市的砂石需求量增加最小,僅170.05萬噸。
2.浙江省砂石市場供給面分析
2.1礦山巖性統計分析
浙江省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各類砂石礦山均有分布。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當地在冊砂石類礦山共363座。從母巖特征分布來看,該省砂石類礦山資源主要為凝灰巖、砂巖、石灰巖、花崗巖。在統計的363座砂石類礦山中,凝灰巖巖性礦山占總數量的53.05%;砂巖、石灰巖和花崗巖分別占18.31%、15.73%和8.45%。
制圖:砂石數據中心
圖2-1:2021年浙江省在冊砂石類礦山母巖性質分布統計
2.2礦山面積統計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砂石類礦山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占比約3.93%;礦山面積大于等于0.1,小于1平方公里的占比約52.1%,這類礦山儲量規模相對較大;大于0.01平方公里,小于0.1平方公里的礦山占比約43%,這類礦山儲量僅有百萬噸級規模水平;礦山面積不足0.01平方公里占比約1.03%。總體來看,浙江省仍然沒有擺脫小規模化的生產供給特征,在內部供給結構上,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
制圖:砂石數據中心
圖2-2 2021年浙江省在冊砂石類礦山面積分布比例
2.3礦山數量統計分析
從統計的363座砂石類礦山地域分布情況來看,臺州市現有礦山數量最多,有65座,占總量的17.91%。區域內,砂石類礦山數量超過30座的有溫州市、舟山市、湖州市、寧波市、麗水市和金華市,6個地區合計數量為323座,合計占比約89%,屬于砂石類礦山資源集聚分布區。而嘉興市的礦山數量相對較少,不到總量的1%。
表2-1 2021年浙江省砂石類礦山統計表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砂石數據中心整理
3.浙江省砂石市場行情面統計
砂石價格是反映地區砂石供需關系最直觀因素之一。據砂石數據中心統計,2021年浙江省碎石到用料單位價格整體在110元/噸左右,機制砂120元/噸左右,天然砂170元/噸左右。2021年浙江省新型基礎建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發展韌性十足,支撐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作用更加凸顯,接下來,全省骨干企業將加大投資力度,一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為本地砂石需求的增長提供強力支撐。截止到2022年7月,浙江省碎石、機制砂和天然砂到用料單位價格分別為112元/噸、121元/噸和174元/噸,與2021年同期相比,碎石價格回落1.82%、機制砂價格上升1.68%、天然砂價格上升2.35%。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圖3-1 2021年-2022年7月浙江省砂石到用料單位價格(單位:元/噸)
從2022年8月浙江省碎石和機制砂平均出廠價來看,各地區砂石價格存在明顯差異。如表3-1所示,杭州和舟山地區機制砂平均出廠價相對較高,分別在110元/噸和100元/噸左右;金華和寧波機制砂平均出廠價在80-90元/噸左右。杭州、舟山和紹興碎石平均出廠價相對較高,在89-10元/噸左右;麗水碎石平均出廠價在80元/噸左右,金華和寧波碎石平均出廠價在70-71元/噸左右。
表3-1 2022年8月浙江省部分地市砂石平均出廠價(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4.礦山出讓概況
4.1 2021年全國砂石類礦山出讓分析
礦業權改革是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為促進礦產資源管理和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相關政府部門頒布多個文件為行業有關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和指導。2019年12月,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意見》主要包括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油氣勘查開采管理改革、儲量管理改革3方面內容。在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面,強調積極推進“凈礦”出讓,開展砂石土等直接出讓采礦權的“凈礦”出讓,積極推進其他礦種的“凈礦”出讓,加強礦業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依法依規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等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做好與用地用海用林用草等審批事項的銜接,以便礦業權出讓后,礦業權人正常開展勘查開采工作。
為研究當前全國砂石礦山出讓概況的現狀,通過梳理2021年全國砂石類礦山采礦權出讓情況,對當前全國砂石礦山出讓情況現狀進行了解:
表4-1 2021年全國砂石類成交采礦權數量分省統計表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共成功掛牌砂石類采礦權650宗,總成交金額約896.2億元,總涉及批復儲量約193億噸,預計新增產能約12.5億噸。各省份的砂石類采礦權出讓數量存在較大差異,以云南、貴州、重慶等地為主的西南地區以及廣西出讓采礦權數量較多,占全國砂石類采礦權出讓總數的52%;湖北省、甘肅省、浙江省等地區次之,占比約17%;華北地區采礦權數量較少。
制圖:砂石數據中心
圖4-1 2020年與2021年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產能分布變化
2021年全國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平均年生產規模約193萬噸,相較于2020年出讓的506個砂石類采礦權樣本平均設計年生產規模增加了近40萬噸。分區間看,相較于2020年,2021年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設計年生產規模在100萬噸以下的占比由68%減少至59%,除此之外,年生產規模在100-199萬噸、500-999萬噸和1000萬噸及以上規模的礦山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這反映出我國新出讓的小型礦山數量正逐漸降低,大中型礦山數量小幅增加,行業供給結構有所優化。
4.2浙江省近三年砂石類礦山出讓分析
通過對浙江省近三年新成交砂石類采礦權的部分數據統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特點:①與2020年相比,單礦平均儲量由2020年的1237萬噸大幅提高到2021年的3566萬噸,2022年1-8月新出讓采礦權的單礦平均儲量為3369萬噸,預計2022年浙江省單礦平均儲量將突破4000萬噸。②與2020年相比,單礦平均面積由當年的0.21km2提高至2021年的0.53km2,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浙江省新出讓采礦權的單礦規模正從中小礦山向大型礦山轉變的趨勢。③與2020年相比,新出讓采礦權平均年限由當年的3.43年提高至2021年的5.11年,增加了1.68年。④與2020年相比,新出讓采礦權平均設計產能由當年的312萬噸大幅提高至2021年的690萬噸;2022年1-8月,浙江省新出讓采礦權平均年產約為428萬噸,預計2022年全年新出讓采礦權平均年產將超過500萬噸。
表4-2 浙江省近三年新成交砂石類采礦權部分數據統計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結合浙江省近三年新出讓采礦權的單礦平均儲量、單礦平均面積、平均出讓年限和平均年產的變化趨勢。砂石數據中心認為,企業在競得可長期開采的大型砂石類采礦權后,將更有動力將其打造為綠色礦山。未來,砂石企業將從目前的“要求打造綠色礦山”向“我要打造綠色礦山”進行轉變。
5.礦權交易行情分析
5.1全國砂石類礦權交易行情分析
獲礦成本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的平均獲礦成本約3.38元/噸。其中,浙江省平均獲礦成本最高,高達28.42元/噸,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江蘇、海南、安徽、廣東、河南、四川、重慶和山東等省市次之,平均獲礦成本均高于5元/噸;而貴州、遼寧與吉林等2個省份獲礦成本較低,均不超過0.5元/噸。從全國平均獲礦成本來看,與中部、華東地區相比,東北、西南、西北地區獲礦成本較低。
表5-1 2021年全國砂石類采礦權平均獲礦成本分省統計表(單位:元/噸)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注:西藏、遼寧的平均獲礦成本分別為0.89元/噸和0.41元/噸。
5.2浙江省砂石類礦權交易行情分析
為了解當前浙江省采礦權交易行情概況,通過對浙江省近幾年砂石類采礦權出讓信息進行統計,做出如下分析:
表5-2 浙江省近幾年砂石類采礦權交易行情統計表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浙江省共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22宗,平均獲礦成本28元/噸,最高獲礦成本75元/噸,最低獲礦成本5元/噸;2021年,浙江省共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30宗,平均獲礦成本28.42元/噸,最高獲礦成本58.43元/噸,最低獲礦成本6.34元/噸。從2020和2021年浙江省采礦權的交易行情來看,平均獲礦成本略有提升,而從2021年全國交易行情來看,浙江省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平均獲礦成本居全國首位。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8月,浙江省共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8宗,平均獲礦成本約27.63元/噸。其中獲礦成本最高的是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151號地塊場地平整及邊坡修復工程普通建筑石料礦,該采礦權最終成交價格960萬元,獲礦成本約50.47元/噸,生產規模20萬噸/年;獲礦成本最低的是浙江省江山市大陳鄉烏龍村鐵錘山礦,最終成交價格為11.49億元,獲礦成本均為6.19元/噸。從溢價率方面來看,浙江省2022年1-8月新出讓砂石類采礦權平均溢價率約235%,其中有2宗采礦權溢價率低于1%,吳興區埭溪鎮151號地塊場地平整及邊坡修復工程普通建筑石料礦采礦權溢價率最高,為735%。整體來看,浙江省采礦權的獲礦成本相對較高。
表5-3 浙江省2022年1-8月新成交砂石類采礦權統計
數據來源:砂石數據中心
6.競礦對象分析
通過對浙江省2021年成功掛牌出讓的30宗砂石類采礦權競得企業進行分析,參與浙江省2021年30宗砂石類采礦權競拍資源的企業中,地方國企及國企下屬子公司的數量最多,共有18家,占據所有競得企業6成以上;中小企業占比33%,大型民企占比7%。地方國企及國企下屬企業高頻競拍砂石采礦權成為2021年浙江省砂石市場最典型特征。
制圖:砂石數據中心
圖6-1 2021年浙江省砂石獲礦企業性質分類
結合發展趨勢和其他省份的經驗分析,未來參與浙江地區砂石采礦權資源競拍的對象主要為以下幾類:
(1)以中國能建(葛洲壩)為代表的上市建材企業,涵蓋建材、材料、建設等業務領域的大型企業,通過公開競拍礦山,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或者尋求上下游產液量結合的延伸發展。
(2)地方性省屬、市屬投資企業,諸如浙江交投、浙江建投、浙江交工、寧波交投等,以上省屬、市屬國有企業資金雄厚、資金成本低、銷售渠道廣。預計未來上述企業將帶頭引領砂石產業鏈轉型升級,規范地方砂石發展。
(3)地方希望涉足砂石企業的民營企業,諸如浙江唐頌集團、宇誠集團、升華集團等,旨在獲取資源,拓展地方砂石業務。
總結:
根據對浙江省砂石供需情況及砂石資源礦權市場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①2021年,浙江省內諸多重點項目密集加快建設,當年砂石需求量大約為9.57億噸;②2021年浙江省在冊363座砂石類礦山中,凝灰巖巖性礦山占比最高,達53.03%,礦山面積在0.1-1平方公里的占比最高,約為52.1%;③2021年浙江省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30宗,平均獲礦成本約28.42元/噸;2022年1-8月,浙江省共成功掛牌出讓砂石類采礦權8宗,平均獲礦成本約27.63元/噸;④2022年7月,當地碎石到用料單位價在112元/噸左右,碎石出廠價在70-100元/噸左右。
在當前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浙江省市場供應緊張的態勢仍將持續,預計2022年該省砂石等建材價格仍將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