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砂石骨料網消息,目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電十一局”)擁有大型礦山3座,砂石總儲量7億多噸,規劃年生產規模4000萬噸。到‘十四五’末,水電十一局力爭獲取礦山資源年產能不低于1億噸,實現年產量不低于5000萬噸。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機制砂石行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水電十一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電建集團發展戰略為引領,聚焦“水、能、砂、城、數”,集成“投建營”一體化,加快綠色砂石的市場化布局,先后建設了萬山公司偃師東山、廣西京桂、云南祿豐等礦山項目,初步形成區域性綠色砂石產銷網絡。
河南偃師東山項目
2020年7月,水電十一局成功競得河南偃師東山采礦權。這是水電十一局首次競得礦山開采權,該礦區面積1.6392平方公里,可采儲量31063.16萬噸,規劃生產產能2000萬噸/年,礦山總的服務年限17.53年(含基建2年)。主要用于規模化制備綠色環保人工砂石骨料,產品銷售輻射中原城市建設群。
偃師東山項目綠色建材加工系統
據悉,偃師東山項目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項目堅持“在工藝設計中充分體現環保要求,避免污染生態環境”的環保原則,優化設計方案,運用環保工藝,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建設過程中,項目秉承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確認塵源控制點并采用POTA綜合除塵技術,安裝全面降噪措施,對露采邊坡、施工道路兩側、廠區空地等區域全面綠化,積極打造花園式廠房。
廣西京桂砂石骨料項目
中電建京桂新材料項目采用“揚塵點密閉+機械收塵+高壓噴淋抑塵+車間封閉隔塵”的粉塵綜合治理工藝,保證了砂石加工系統粉塵排放達標,減少了環境污染,提高了經濟效益;采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了砂石加工系統的智能化生產和控制、故障判斷、遠程監控等功能,達到智能化、高效生產的目的,在廣西京桂,一輛輛載滿骨料的貨車整裝待發,
此外,砂石骨料生產系統中,皮帶機秤技術改進、中深孔爆破技術、篩分系統循環水技術工藝、圓錐破碎機、給料機改進等技術創新,均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主研發的砂石骨料系列配套系統、計算機自動化控制和遠程監控系統、西北地區砂石系統保溫技術、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大粒徑強制式混凝土拌合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20年12月,廣西中電建京桂新材料有限公司被來賓市政府授予“綠色礦山”稱號。
云南祿豐礦山項目
2022年8月,水電十一局成功競得云南祿豐市恐龍山鎮青龍山石料場采礦權,進一步擴大了砂石骨料資源儲量,該項目是云南省目前資源儲量、生產規模最大的綠色建材項目,位于楚雄州祿豐市恐龍山鎮獨瓦房村,礦區面積1.4平方公里,資源儲量41296.15萬噸,計劃年產能1700萬噸,礦山總服務年限22年(含基建2年)。開采礦種為建筑石料用白云巖。該項目計劃建設成為云南省綠色建材領域標桿項目,建成后,可為昆明、楚雄及沿路市縣等區域提供建筑石料,產品銷售輻射滇中地區,為地區發展注入綠色新動力。
簽約現場
此次祿豐市恐龍山鎮青龍山石料場采礦權的成功競得,將進一步擴大水電十一局的砂石骨料資源儲量。下一步,水電十一局將持續加大優質綠色礦產資源的獲取力度,形成重點區域、重點城市、重點項目“一盤棋”“一張網”,努力實現產業裝備高端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現場管理精益化,構建涵蓋裝配式建筑、礦山深加工、生態修復、綠色環保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體系,打造中國電建綠色建材領域的閃亮名片。
另外,砂石骨料網了解到,水電十一局的“砂”,結緣于黃河中游,開拓于黃河沿岸,六十余年來,水電十一局從砂石骨料的生產應用到綠色建材產業的多元發展。從黃河三門峽工程第一車砂石料運往壩頭到整合開發了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系統,形成集開采加工、銷售運輸、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發展模式。從副業到專業,從單一到多元,從依附到獨立,水電十一局機制砂石業務一步步做強做大。
黃河三門峽工程第一車砂石料運往壩頭
上世紀50年代,水電十一局砂石產業應運而生,1959年,三門峽大壩大戰“100萬”的帷幕拉開,巨大的混凝土澆筑量對大壩的“口糧”砂石料需求激增,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自動化混凝士拌和系統。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同年,三門峽大壩工程自動化混凝土拌和系統全面建成。
三門峽第一車砂石料運往壩頭
據統計,三門峽大壩砂石加工廠共生產砂石骨料446萬噸,主料場在壩址上游靈寶縣境內的澗河,加工廠位于采料場附近,三組篩分機混列式并行布置。
故縣水電站工程架空索道運送砂石骨料
1977年,水電十一局開始了洛河故縣水庫工程的建設。故縣工程的砂石料場選定在大壩上游4公里的洛河盆地處,為了節省砂石運輸成本,水電十一局在國內首次將索道用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建成了2.54公里的雙線架空索道。
架空索道運送砂石骨料
據悉,架空索道從1981年11月開始至1990年底共運行8年多時間,運輸了壩體混凝土所需的全部砂石骨料250萬方,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
水電十一局機制砂業務不斷壯大
砂石骨料網了解到,作為機制砂石領域的先行者,水電十一局于60年前就開始探索砂石骨料開采加工技術,引進大型成套機械化設備,在大江大河水電開發上建成了采掘、運輸、破碎、水洗、篩分和裝卸生產線,并大膽對砂石運輸和生產工藝進行實地改造創新,在國內樹立了標桿。
此外,中國電建集團“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大綠色砂石業務,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全力打造中國電建“綠色砂石”品牌。以集團戰略為引領,水電十一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玉峰強調指出,要搶抓“3060”碳目標的歷史機遇,持續加大優質砂石骨料資源的獲取力度,加快布局,著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近年來,水電十一局加快推進綠色砂石布局,打造砂石產業全產業鏈核心能力,從上游掌握更多主動權,機制砂業務不斷壯大。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