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了解市場和企業需求,日前,重慶市砂石協會秘書長黎長華帶隊前往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調研。永固(開曼)集團技術部總經理陳家全表示,攪拌站是機制砂質量監測的最后一個關卡,為了保證混凝土品質,永固集團下一步將著手進軍機制砂石生產領域。
據了解,永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源于重慶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重慶市江北區巷安一路九號,成立于1999年,2020年5月20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是一家集預拌混凝土生產、水泥生產、粉磨灰生產等綜合產業為一體的大型資深臺資企業。目前永固集團注冊資本額為人民幣3.68億元,自有員工35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8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級管理、技術職稱的近20人。2021年年產值14億元,年實現利稅達1.04億元。
陳總表示,目前,經濟下行、市場環境低迷帶來的雙重壓力直接影響了機制砂石供應商的設備及工藝的投資方向,從而深刻影響著砂石產品的出廠質量。在保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作為砂石生產企業,提供精品砂石產品,受到用戶認可,為用戶帶來質量和經濟雙重效益,仍是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因此,從母巖質量保證、設備工藝完善、機制砂石級配合理、細度模數適中、石粉含量合理的控制、上下游企業生產-質量成本平衡以及精品機制砂成品優勢的充分發揮等幾方面深化推動,從而提升行業優質砂石的供給能力。
作為機制砂石的使用單位——攪拌站,質量穩定的機制砂石是混凝土攪拌站迫切需要的。成品砂石骨料的質量,首先取決于砂石礦山母料自身的質量,其次是廠家生產設備工藝。因此,為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攪拌站是機制砂石質量管控的最后一道關卡。攪拌站企業通常采用目測加實驗室儀器檢測的雙控方式監測來把控機制砂石質量驗收。主要重點關注機制砂石級配、細度模數、顆粒粒型、石粉含量、含泥量的關鍵技術指標,輔以砂漿-外加劑法,觀察混合漿體的流動性,根據其工作性能,判斷產品是否可用和如何使用。
在推動傳統砂石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前提下,企業不僅要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也需盡可能達成產品的合理成本,還要兼顧節能環保綠色的生產要求。希望行業有關部門能結合區域資源、當前市場和技術應用,制定可行、可用、好用的機制砂石驗收標準和管理辦法,強化砂石生產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