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疫不過三。2022年底,持續3年新冠病毒防疫工作正式結束,精準管控的防疫政策,讓一直呼吁放開管控的人傻了眼。全民免疫下,市場、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靜默的不止是上海,蔓延了大半個中國。
《柯林斯詞典》發布今年的關鍵詞是長久危機,其負責人亞歷克斯·比克羅夫特表示,這個詞準確描述了2022年很多西方人的感覺,英國脫歐、烏克蘭戰爭、惡劣天氣和疫情,都讓人覺得身處一場長期危機當中。《牛津詞典》的年度關鍵詞直譯過來叫哥布林模式,很多網友也把它翻譯成擺爛模式,或者咸魚模式、躺平模式。
2022年,于國內而言,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世界經濟形勢動蕩,涌起全球通脹潮,傳統房地產行業低迷,市場需求萎縮,供給端集中釋放,砂石行業內憂外患加劇。回顧過去一年,有遺憾,有成績,有挫折,更有動力。
砂石骨料網記者對2022年砂石行業大事件進行了盤點梳理,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1、宏觀形勢復雜,基建/房地產市場低迷,砂石價格普遍下行。
作為傳統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基建這幾年被寄予厚望。2022年以來,世紀疫情持續沖擊,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疊加俄烏沖突爆發、美聯儲超預期加息與維表,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性。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基建更是被賦予重任。
今年以來,盡管發改委正式批復長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并且先后印發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方案,以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然而,砂石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受疫情及房地產需求增量受限等影響,自去年三季度開始持續“旺季不旺”現象,砂石行情大跳水,燃油價格大幅上漲、高溫限電、干旱水位下降、常態性疫情防控等導致砂石生產成本急劇增加,倒掛趨勢明顯加劇。盡管各方都在推動加快基建投資、形成實物工作量,市場反饋并不如預期。業內人士認為開工率不足、需求萎縮仍是砂石市場低迷的最關鍵原因。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為避免過度發展地產基建帶來的經濟結構風險,未來將轉戰到制造業、建材等泛基建投資方面,最終實現改善內需不足、提穩回升的經濟現狀。
2、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中電建勢如破竹,砂石一哥地位穩固。
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產能前20強企業總產能占據行業5%左右,下半年,前20強以中電建、中建材、華潤、華新、海螺為代表的企業加快大型砂石礦權獲取速度,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022年,大型央企、國企加快砂石骨料布局速度。在一眾企業中,中電建無疑是最耀眼的企業,僅2022年,中電建已累計獲得超過10宗大型砂石采礦權。
目前,除海砂資源外,中電建已獲取綠色砂石礦權18個,資源儲量超86億噸,設計砂石骨料年產能近5億噸。在中電建“水能砂城數”五大板塊中,砂石板塊已上升到第三位,形成綠色砂石產業“東西南北中”全方位發展格局,并將逐步發展壯大華東、華北、華南、西南等地區的綠色砂石產銷網絡。砂石一哥地位穩固。
3、華新億噸線正式投產,拉開千萬噸級產線投產序幕,供給端集中釋放。
9月26日,備受矚目的全球最大砂石生產基地華新億噸線正式投產,打響千萬噸級砂石產能釋放的發令槍。據砂石骨料網不完全統計,第四季度,至少有8條千萬噸級砂石生產線舉行投產儀式,供給端產能集中釋放。
10月21日,沅江市建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噸機制砂項目順利投產;11月8日,浙江金童山礦地綜合利用項目年產1390萬噸生產線正式投產;11月25日,重慶巫山縣江昱建材年產1500萬噸精品砂石骨料線正式投產;12月7日,中建材瑞昌年產3000萬噸骨料生產線正式投產;12月21日,廣西瀚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寧)年產千萬噸骨料項目舉行投產儀式;12月27日,洪雅縣綠色建材集配園區年產千萬噸級砂石生產線竣工投產;12月28日,中電建長崍浠水項目一期年產2000萬噸項目正式投產;12月30日,華潤水泥武宣年產千萬噸精品骨料項目竣工投產。
4、超大、超長年限礦權加速推出,不斷刷新行業記錄。
2022年以來,各地不斷加推大型、超大型、超長年限砂石礦權,無論是出讓年限、成交價款、資源儲量等都不斷刷新行業記錄。
(圖文無關)
據砂石骨料網數據中心統計,2022年,全國各地已登記公示成交礦權超過940宗。山西晉中年產100萬噸砂石礦出讓年限高達41年。超過30年的礦權至少有38宗,合計年產能超2.2億噸。
資源總價前三名均位于廣東。廣東省郁南縣桂圩鎮沖旺嶺礦區建筑用花崗巖、變質砂巖礦資源總價最高,78.5億元歸屬中電建;廣東省封開縣古利山礦區飾面用花崗巖礦緊隨其后,68.2億元歸屬海螺;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都楊鎮觀音山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61億歸屬中電建。
資源儲量超10億噸的礦權有4宗,單礦最大的是華新億噸線湖北省陽新縣袁廣-良畈礦區(特殊情況),資源儲量超21.3億噸;中電建競得的廣東省郁南縣桂圩鎮沖旺嶺礦區資源儲量超14.4億噸;中電建湖北省蘄春縣劉河鎮石鼓沖礦區資源儲量超12.5億噸;樂山國鑫礦業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劉家溝玄武巖礦資源儲量近10.6億噸。
安徽省天長市鄭集浮山玄武巖礦資源單價最高,折合每噸50.65元;浙江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151號地塊場地平整及邊坡修復工程普通建筑石料礦緊隨其后,噸成本達到50.54元。
5、政策指導文件不斷出臺,砂石行業越發規范,地位提升。
作為礦產資源,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態度對砂石行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22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主管部門不斷推出各種政策,包括打擊盜采和違法生產建設、安全生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大氣污染治理等。
(圖文無關)
11月10日,18部門聯合發文,推動提高建筑品質,將從水泥、混凝土等建材原材料源頭提升產品質量,以推動工業品質量穩步向中高端邁進,建筑品質和使用功能不斷提高,高品質砂石正式寫入中央行動方案。
除此之外,國家13部委規范工程招標中標項目違法分包行為;水利部推進河道砂石規模化統一開采,試行河道采砂許可電子化;最高人民法院發文量刑盜采礦產資源犯罪;建材行業推進雙碳落實;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推進48個市(市轄區)實施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
目前,國內已有19個省份正式印發《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明確減少小型礦山數量,提高大中型礦山比例、推動“凈礦出讓”及加快綠色礦山建設等,砂石資源開發更有據可依。
6、建材大企業高層變動頻繁,砂石板塊規劃越發清晰。
2021年12月31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1天內發布數十條高層任免通知,引起業內極大關注。
(圖文無關)
今年以來,外部形勢越發復雜,不少建材企業在調整組織架構和骨料布局的同時,也對高層領導進行調動。據了解,中國建材、華潤、華新、海螺、新天山水泥、上峰水泥、金隅冀東、華潤水泥、福建水泥等多家企業等高管層均有相關人事變動。12月1日,中國建材股份發布公告,魏如山擔任總裁,常張利卸任。12月期間,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以及中國能建四大建筑央企旗下9家子公司對其領導班子進行了大調整,至少有18位職務發生了變動。
與此同時,大型建材企業對砂石的規劃越發清晰。
11月初,天山股份發布關于內部業務整合及架構調整公告,將中聯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材水泥、新疆天山5家水泥板塊公司重新劃分為14個區域管理公司,并且由新天山水泥直接持股、統一管理,其中,華南材料和華東材料為骨料、商混業務平臺公司。
11月中旬,中電建注資50億成立中電建華東投資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礦產資源勘查、非煤礦山礦產資源開采生態恢復及生態保護服務、新材料技術研發等。有業內人士指出,中電建此舉有利于其加速在華東地區砂石骨料業務布局。
7、上海靜默,華東及長江流域市場重挫,價格一路下行。
2022年市場異常艱難,也給原本備受熱捧的建材行業降了溫。
3月28日,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按下了暫停鍵,直到6月1日全面解封,上海靜默歷經75天。突如其來的靜默,給市場經濟和市場信心帶來的沖擊,超乎人們的想象。
據上海砂石協會數據顯示,上海二季度建設用石使用量為505萬噸,同比2021年二季度1484萬噸使用量,下降65.97%;環比2022年一季度的835萬噸,下降39.52%。以上海為目標市場的華東地區,如舟山和長江流域砂石企業備受折磨,量價齊跌的背后,企業經受嚴冬的考驗。即使是解封之后,市場驅動力不如預期,傳統的基建高峰期遲遲無法開啟,高溫、雨季等自然因素多有阻滯,進入第四季度才有緩慢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砂石價格仍有10-15%的下滑。
8、智能礦山建設加速推進,無人駕駛礦車開始全礦區覆蓋。
智能礦山是近兩年的熱點話題,從中央到地方,科技賦能成為解決礦山等傳統行業人力資源緊缺、安全問題頻發、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撐。作為兩山理念和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地、先行地,浙江率先開展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工作。
2022年1月,杭州建德海螺洞山石灰石礦、湖州新開元青山石礦、浙江交投大皇山礦順利通過驗收,成為浙江省首批智能化綠色礦山。浙江第二批15家智能化綠色礦山試點建設計劃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
除了主管部門牽頭之外,企業打造智能礦山內生動力增強。臺泥句容廠礦區率先實現無人駕駛純電動礦車全礦區覆蓋,打造中國水泥業首個全礦區無人駕駛電動礦車智能礦山。通過引進無人駕駛純電動礦車替代傳統燃油車,并配合建置光伏、儲能項目,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圖為:句容市委副書記賈云亮(左六)在無人駕駛礦車前用平板電腦按下“一鍵發車”鍵
11月28日,廣東肇慶華潤水泥大排砂石骨料礦舉行無人運輸運營項目首批工程機械設備進場交接儀式,標志著砂石骨料行業乃至全世界礦車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無人駕駛+新能源”的智慧礦山示范項目正式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9、第二屆東海論壇成功舉辦,砂石大數據地圖正式上線,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實物地圖首次發行。
信息不對稱是砂石行業同仁普遍頭疼的難題。特別是隨著砂石行業轉型升級,各地政府不斷推出新的砂石礦權,終端用戶需求也在隨著時代要求不斷變化,如何高效、準確獲取相關信息成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2022年9月,由砂石骨料網、中國交建和浙礦重工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東海論壇在浙江桐鄉盛大召開,上下游產業用戶共聚一堂、深度探討,共同推動砂石和混凝土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會議期間,砂石骨料網獨家發布砂石大數據地圖(電子地圖)【2020年11月,砂石骨料網聯合徐工挖機正式發布“中國部分大中型知名砂石生產線分布圖”(實物圖)】。為了滿足行業同仁在線查閱砂石生產線分布情況,更直觀了解區域砂石產能及礦山數量、產品信息及數量,砂石骨料網獨家研發骨料信息集成系統,涵蓋行業百萬噸級以上骨料礦山,并且實時常態化更新。
長江流域和泛珠江流域是最受關注的區域。作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兩個區域內大型砂石生產線林立,市場需求旺盛,且砂石流通范圍更大。應行業同仁需求,結合現已掌握的部分大中型砂石企業情況以及在建(擬于2022年投產)的生產線信息,2022年8月,砂石骨料網繪制了長江流域和泛珠江流域大中型砂石骨料生產分布圖。
10、3年的疫情管控正式放開,年底全員免疫,停工停產提前進入“春節模式”。
11月11日,國家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被成為防疫新二十條。12月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對于風險區劃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等進行了優化調整,被稱為防疫新十條。國內防疫工作在短短兩周內逐步放開,全面恢復各行業正常生產,餐飲服務行業也全面開放,并且不再做全民核酸檢測。12月13日,陪伴了我們3年有余的大數據行程卡小程序宣布下線,為期3年的疫情防控封控全國全面放開。
3年防疫,大量中小企業舉步維艱,裁員、失業、斷貸等問題層出不窮。市場寒氣逼人,人們對未來充滿擔憂。管控放開之后,身體不適人群暴增,被迫居家,甚至一些企業全員不適,集體放假。從車流、客流和公共場所人流驟減,不少地區提前進入“春節模式”。
編輯:侯曉丹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