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廣東省能源局通過了中電建陽西鳳凰嶺年產1120萬方砂石項目的節能審查報告。報告明確,該項目年產規模為3220萬噸,其中年產建筑碎石骨料1950萬噸、機制砂1270萬噸。
據砂石骨料網了解,2022年7月5日,中電建長九新材料(廣東)有限公司以16.1億競得該礦第一開發期采礦權,資源儲量9171.5萬方(約合2.47億噸),規劃產能1120萬方/年,出讓年限9年。
礦區整體分三期開發,總投資52億元,預計總資源量達16.8億方,初步規劃年產能4000萬方,配套10500萬噸/年港口碼頭,規劃第一、二、三開發期開采后將露天采場建成工業園區。此外,該礦區位于陽江市陽西縣溪頭鎮,西可到茂名、湛江,東可達江門、珠海,可通過海運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主要中心城市,服務區域建設。
根據節能審查報告,該項目主要建設建筑用片麻巖采礦場,包括礦山開采、砂石工廠、運輸廊道、綜合辦公樓、宿舍樓、食堂等。主要設備包括挖掘機、潛孔鉆機、破碎機、圓振動篩、輪式洗砂細砂回收一體機、棒磨機、帶式輸送機等。
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高于41379噸標準煤(當量值),其中年電力消耗量不高于20725萬千瓦時、柴油消耗量不高于10888噸;項目采礦工序單位產品能耗不高于5.48噸標準煤/萬噸、骨料單位產品能耗不高于6.51噸標準煤/萬噸、機制砂單位產品能耗不高于3.82噸標準煤/萬噸。
據了解,鳳凰嶺項目是落實中國電建“水、能、砂、城、數”戰略部署的重大舉措,也是水電八局構建“一體兩翼”產業新格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碩果。項目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充分發揮水電八局“行業領先的綠色建材制造商”核心優勢,借鑒安徽長九、湖北長崍等一系列大型綠色礦山項目建設經驗,全力打造綠色礦山項目標桿工程、精品工程,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響中國電建砂石品牌。同時,鳳凰嶺項目將緊跟陽江市、陽西縣發展目標,發揮央企擔當精神,扎根區域、服務區域、建設區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