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特別是在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跡象越發明顯的大背景下,市場競爭加劇。作為砂石生產工藝的載體,砂石裝備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那么對于裝備企業自身,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呢?
“粗制濫造、高價產品、低價產品都不是高質量,所有的產品全部都是精品,也不是高質量,只有價格合理、物有所值,為客戶切實創造出經濟價值才是高質量發展。”日前,重慶三銘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龍涵李玨在接受砂石骨料網專訪時表示。
砂石骨料網:當下,行業內人士正在大力推動砂石行業從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您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三銘重工又是如何踐行這一理念的?
龍涵李玨:高質量、智能化是砂石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在很多人在認知上有個誤區,認為高質量發展就是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必須是高端產品,所有的產品都是精品才是高質量。
我認為,粗制濫造、高價產品、低價產品都不是高質量,但是高質量發展也不是所有的產品全部都是精品。只有價格合理,物有所值才是高質量。大家要正確認識這一點,生產符合市場需求、時代需求的產品,才能真正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高質量發展要求下,企業必然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產品研發是從低碳的大政策環境下去思考,從降本增效出發,達到真正的節能降耗,給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
現階段,三銘重工的主要業務是圍繞精品制砂線展開,我們覺得核心競爭力就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能夠為客戶創造經濟價值。從市場行情來看,砂石行業正面臨市場下行,企業的利潤空間受限,很多企業都是微利甚至沒有利潤,客戶都把降本增效提到了重要位置,而機制砂、特別是優質精品砂會幫助客戶有效提升經濟效益。
砂石骨料網:三銘重工在行業有多年的經驗積累,結合行業發展情況,您認為目前砂石行業智能化發展最大的阻礙是什么?
龍涵李玨:三銘重工已經在砂石行業走過了30年,我們的前身是萬縣市五橋機械廠(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等為一體的智能化綠色砂石骨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涵蓋工程規劃設計、工藝設備配置方案、個性化定制生產、生產作業管理及設備后期維護的全流程。三銘重工現有150畝現代化加工廠房,致力于打造中國西部智能化、工業化、標準化礦山機械生產基地。
我認為在高質量發展共識下,只有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標準,才能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這樣的標準給我們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三銘重工在這一塊也是想從技術上去創新,通過技術賦能,符合市場高質量發展需求。
智能化建設的核心目的是去幫助更多企業提升工作效率,然后降低人工成本。但是我們在跟很多客戶探討當中發現他們是有所顧慮的,他們覺得這一塊投資費用普遍偏高,覺得在機械換人當中有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比較低,相關的技術人才緊缺。目前,我們行業也逐步培養生產管理型的人才、提高復合型的技術。現在對行業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提高對行業的普遍認知度;其次,注重人才培養。
砂石骨料網:裝備企業是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現階段,三銘重工有哪些新技術和智能化裝備可以與同行分享呢?
龍涵李玨:三銘重工推出了一款節能高效的產品——VCX超細制砂機,這款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大的技術突破。
為什么要推出這款制砂機?是因為有一回我跟客戶交流,客戶抱怨制砂過程中出現瓜米石爆倉,增加了企業的人工和機械投入費用、倉儲瓜米石的場地費用,還會面臨停產、瓜米石比例過大造成資源價值降低等一系列損失。而目前行業內的通用技術解決方案是制砂樓,但是費用很高,客戶表示,希望能有一款價格實惠的制砂設備,又能達到制砂樓的效果。
客戶需求就是我們砂石裝備企業產品研發的方向,經過持續研發,我們推出了VCX超細制砂機。對比制砂樓方案,在同等產能下,VCX超細制砂機在投資費用上降低近70%,能耗降低50%,制砂率提升20%,粉含量降低10%,制砂率達到80%以上,幫助客戶大幅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
砂石骨料網:在智能化礦山建設中,三銘重工都做了哪些探索?目前進展如何?
龍涵李玨:三銘重工的初衷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幫助客戶降本增效,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們也做了很多探索,每年在技術研發這一塊投入達到數百萬元。
近期,三銘重工和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希望從產品和數字化轉型升級上實現進一步的突破,更好地幫助客戶打造智能化綠色礦山。
三銘重工主要面向的是中高端客戶群體,例如在基建領域,我們跟中鐵等國企、央企合作比較深入,這也是為什么三銘重工的很多產品都能夠保證粉含量處在很低的狀態,因為我們很多產品的研發標準都是按照中鐵項目的最高標準來確定的,比如粉含量,中鐵的要求是控制在7%以內,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所以我們也希望把好的產品帶給更多的客戶,幫助他們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編輯:田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