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盤點】2023年度影響砂石骨料行業的十大政策

來源:砂石骨料網
時間:2024-01-01
歲末年初,砂石骨料網再次聯手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對2023年主管部門發布的對砂石骨料行業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進行了梳理、盤點,從中歸結了十大政策,按照時間先后排列,供相關投資者、砂石行業同仁參考。

2023年,中央高度重視砂石骨料發展,多重政策詳細指導發展方向。從年初開始,關于砂石和礦產資源的相關政策相繼推出,無論是政策出臺的密集程度,還是與砂石行業的強關聯性,都是以往無法比擬的。此前,砂石骨料網在《【穿云破霧·掙扎前行】2023年砂石行業年終盤點》時也做過簡要介紹。

歲末年初,砂石骨料網再次聯手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對2023年主管部門發布的對砂石骨料行業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進行了梳理、盤點,從中歸結了十大政策,按照時間先后排列,供相關投資者、砂石行業同仁參考。

1、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印發《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2023年1月31日,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了《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要求進一步加快沿海和內河港口集裝箱、大宗貨物等鐵水聯運發展,發揮水路、鐵路運輸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組合效率,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

《方案》明確,到2025年,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左右。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達到1400萬標箱,年均增長率超過1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

《方案》要求,積極推進糧食、化肥、銅精礦、鋁礬土、水泥熟料、焦炭等適箱大宗貨物“散改集”,有助于降低砂石骨料企業物流成本、推進砂石等大宗貨物鐵水聯運。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2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落實建材生產和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嚴格建材使用單位質量責任,并對缺陷建材實施質量追溯,開展公共建筑等重點領域水泥等建材專項整治,確保從生產到施工全鏈條提升質量。

此《綱要》是繼2022年11月,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局、住建部等18部門聯合提出狠抓水泥、混凝土等建材源頭質量推動提高建筑品質之后,中央層面針對水泥、砂石等建材產品質量印發的又一次高規格文件,并再次強調建材產品“質”的問題以及源頭追溯。

涉及砂石質量問題明確表示,要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質量責任追溯追究。提高建筑材料質量水平,落實建材生產和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嚴格建材使用單位質量責任,強化全過程質量管理。這意味著,一旦砂石質量出現問題,不管過去多久,生產和供應的單位都將被追責。

3、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

2023年4月14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財綜〔2023〕10號,簡稱“10號文”),對于礦業權出讓收益制度進行了修訂,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對《按礦業權出讓收益率形式征收礦業權出讓收益的礦種目錄(試行)》內的144個礦種(占法定173個礦種的83.2%),分“按額征收”和“逐年按率征收”兩部分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其中,“按額征收”部分,在出讓環節依據競爭結果確定,因資源稟賦不同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差異,可以在出讓環節得到體現。

10號文規定,按出讓金額形式征收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可按照一定原則分期繳納,首次征收比例不得低于采礦權出讓收益的10%且不高于20%,采礦權人自愿一次性繳清的除外;剩余部分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按年度分期繳清。其中,礦山生產規模為中型及以上的,均攤征收年限不少于采礦許可證有效期的一半。具體首次征收比例和分期征收年限,由省級財政部門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照上述原則制定。

4、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規范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

4月19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規范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57號)。《通知》就以下7個方面進行了部署:(一)科學規劃開發布局。(二)合理有序投放采礦權。(三)積極落實“凈礦”出讓。(四)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動用砂石的管理。(五)規范礦山開采產生的石料管理。(六)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七)加強監管和執法。

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門統籌考慮已有砂石資源采礦權分布和服務年限,加強砂石市場運行分析,合理確定一定時期內擬設置砂石資源采礦權數量和規模,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有序投放。積極落實“凈礦”出讓,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動用砂石的管理,工程施工產生的砂石料可直接用于該工程建設,工程剩余砂石料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處置。加強砂石資源日常監管和執法,特別是以各類工程名義違法采礦行為。

5、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

2023年5月6日,自然資源部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4號),在完善礦產資源勘查登記管理、完善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精簡礦業權申請資料及其他與探礦權采礦權有關事務等方面做了相關規定。其中,在砂石礦山方面,4號文主要做了如下規定:

(一)砂石土類礦產的采礦權不得分立、不允許變更開采礦種,其他礦產采礦權不允許變更或增列砂石土類礦產。(二)小型露天開采砂石土類采礦權申請人應當承諾不影響已設油氣礦業權勘查開采活動,確保安全生產、保護對方合法權益等;油氣采礦權申請人應當承諾合理避讓已設小型露天開采砂石土類采礦權,且不影響其開采活動。無法避讓的要主動退出,確保安全生產、保護對方合法權益。

6、自然資源部發布新修訂《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

6月2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新修訂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的通知。《控制指標》明確從規范性指標和推薦性指標兩方面引導工業用地節約集約,新建、改建、擴建工業項目均要嚴格執行。修訂后的控制指標體現三方面政策導向:

嚴格節約集約利用的要求。重點對包含工業項目31個行業(包含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在內)用地涉及的“容積率”“建筑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等關鍵性指標進行修訂。合理提高行業容積率、建筑系數等控制值。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容積率指標控制值≤0.8,建筑系數指標控制值≥40%。同時規定,工業項目用地內部一般不得安排非安全生產必需的綠地,嚴禁建設脫離工業生產需要的花園式工廠。

推動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總結地方經驗并充分考慮地區發展差異,提出指標推薦值。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探索調整指標標準,努力提高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的投入產出水平。

支持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明確了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制造業的用地標準,為相關企業享受工業用地優惠政策提供了管理依據和規范,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同時,該指標增加了工業用地中研發、設計、檢測、中試設施建筑面積占比,支持企業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增產擴容的需求。

7、國務院修訂《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7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新修訂《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新條例共刪除2條、增加2條、修改7條。加大違法開采河砂處罰力度,進一步明確行政違法范圍。

如未辦理河道采砂許可證,擅自在長江采砂的處罰,由原來: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采砂機具,并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改為:沒收違法開采的砂石和違法所得以及采砂船舶和挖掘機械等作業設備、工具,并處違法開采的砂石貨值金額2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10萬元的,并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

采砂單位、個人未按照河道采砂許可證規定的要求采砂的,由原來: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改為:處違法開采的砂石貨值金額2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10萬元的,并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等,加大處罰力度。

8、八部門關于印發《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3年8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八部門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2023-2024年,建材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行業保持平穩增長,2023年和2024年,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5%、4%左右。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主要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5%以上,水泥、玻璃、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15%,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并提出從推進綠色化改造、推進智能化轉型、推進耦合化發展、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大宗產品升級、提升新材料供給能力、深化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擴大城市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完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十大舉措,確保主要目標的實現。

在十大舉措中,特別明確:支持各地結合地區廢棄物綜合利用情況,以水泥窯、墻體材料隧道窯協同處置技術改造,新型墻體材料和機制砂石等項目建設為契機,促進區域內產業耦合發展。

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態安全前提下,鼓勵企業在水泥、混凝土、墻體材料、預拌砂漿、固廢陶粒輕骨料和機制砂石等產品中提高消納產業廢棄物能力,逐步拓展和拓寬可消納固廢的品種。

9、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2023年9月6日,中辦和國辦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從嚴格礦山安全準入、推進礦山轉型升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地方黨政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監察責任、推進礦山安全依法治理等6個方面作出針對性部署安排。

《意見》規定,礦產資源勘查應達到規定程度,相鄰礦山生產建設作業范圍最小距離應滿足相關安全規定,普通建筑用砂石露天礦山不得以山脊劃界。除符合規定的情形外,新設采礦權范圍不得與已設采礦權垂直投影范圍重疊,可集中開發的同一礦體不得設立2個以上采礦權。

《意見》規定,采礦許可證證載規模是擬建設規模,礦山設計單位可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上,充分考慮資源高效利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在礦山初步設計和安全設施設計中科學論證并確定實際生產建設規模,礦山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經審查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建設、生產。

《意見》要求,實施非煤礦山整合重組。鼓勵大型礦山企業兼并重組和整合技改中小型非煤礦山企業。推動同一個礦體分屬2個以上不同開采主體的非煤礦山,生產建設作業范圍最小距離不滿足相關安全規定的非煤礦山,以山脊劃界的普通建筑用砂石露天礦山等企業整合重組,統一開采規劃、生產系統和安全管理。

10、自然資源部和國家能源局兩部委合力制定《礦產資源和電力市場化交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9月21日,自然資源部和國家能源局兩部委合力制定了《礦產資源和電力市場化交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在實施過程中,各地政府須建立相關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日常監管。保障市場運行公平、公正、公開。方案明確,各地要認真核查是否存在以行政手段干預礦產資源和電力市場化交易行為。其中,在礦業權交易方面,本次聚焦2023年1月1日以來全國礦產資源交易行為,重點治理以下問題:

(一)違反礦業權競爭性出讓的規定。包括違反礦產資源規劃、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規定,違規出讓礦業權;未落實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要求,對本應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礦業權,不進行競爭性出讓;超出規定允許的協議出讓范圍,違規協議出讓礦業權。

(二)設置不合理的礦業權出讓條件。違反市場監管總局等4部門《關于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國市監競協發〔2023〕53號)有關規定,違規設置不合理或歧視性的礦業權出讓條件,違規增加礦業權出讓前置資格審查內容,排斥或限制外地經營者、非國有企業。

(三)干預經營主體銷售礦產品。以行政手段實施干預,限定交易、妨礙礦產品在地區之間自由流通。包括阻礙、限制外地礦產品進入本地區;實施嚴禁礦產品外運外銷,以行政權力阻止本地礦產品外流;設置相關許可或規定,對跨區銷售礦產品違規收取額外費用。

以上就是盤點的2023年砂石行業十大相關政策,相關咨詢,請聯系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會所范小強律師(電話:15810221485),或砂石骨料網傳媒總監王婷婷(電話:15158803466)。有其他意見和建議,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