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恒大清盤的命運未被改寫。2024年1月29日上午,香港高等法院舉行中國恒大清盤聆訊,法官現場裁定中國恒大清盤。這意味著,香港資本市場迎來了最大規模的地產公司破產清盤。
隨后,港股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盤中停牌,停牌前中國恒大股價大跌超20%,恒大汽車跌超18%。
據證券時報,清盤呈請是香港法律體系下常見的追債手段,法院頒布清盤令,即宣告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負債2.4萬億元的中國恒大此前遭遇債權人申請清盤,為了延緩清盤多次表示準備新的債務重組方案,不過,由于債務重組方案進展緩慢,依舊沒有逃脫被法院頒布“清盤令”的命運。
據了解,2023年3月,中國恒大曾公布過一份債務重組方案,提到如果恒大破產清算,按照不同組別的債權人權益預估,最高有望拿到9.34%的本金,最低的只有2.05%本金。
此次清盤對恒大集團來說意味著什么?其境內業務特別是后續保交樓工作會否受到影響?購買了恒大期房的消費者還能拿到房子嗎?據了解,恒大暴雷時,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78個在建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恒大債務到底如何?
長期以來,中國恒大的財務及債務狀況備受關注。
2020年9月24日,恒大發布《恒大集團有限公司關于愿請支持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的情況報告》求救信;信中提到,21年1月31日前,如果恒大未能成功借殼回A上市,將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2021年9月16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在一則報告中稱,因流動性耗盡,恒大集團、恒大地產和天基控股評級下調至“CC”,展望負面。
2023年6月,恒大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恒大的總負債為2.4萬億元、合約負債數額為6040億元,所謂合約負債主要指未交付但已售出的房產,按照100萬元一套計算6040億元相當于60多萬套未交付房產。
2023年8月,恒大集團申請破產保護,時至今日,恒大這幢曾璀璨輝煌的大廈已搖搖欲墜。
2023年11月30日,恒大地產集團表示,截至目前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存在被提起訴訟或仲裁、未能清償到期債務、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等情形。截至2023年10月末,標的金額3000萬元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2002件,標的金額總額累計約4707.55億元。
截至2023年10月末,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013.63億元。此外,截至2023年10月末,發行人逾期商票累計約2059.33億元。
對恒大期房業主有何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對于清盤一事,中國恒大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恒大集團執行總裁肖恩回應稱,對于此次境外清盤呈請,集團和中國恒大已盡全力抗辯。肖恩強調,這次法院頒布的境外清盤令所涉主體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恒大(03333.HK)。目前恒大集團及其他作為獨立法人主體的境內外子公司管理運營體系保持不變,集團仍將努力盡一切可能保障境內業務和經營穩定,穩步推進保交樓等重點工作,維持物業服務品質不受影響,仍將全力保障平穩推進風險化解和資產處置,仍將盡力依法公平推進各項工作。
一位資深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國恒大的清盤短時間內不會直接影響到恒大集團境內子公司,例如大家最為關注的恒大地產,中國恒大的破產清盤不會直接導致恒大地產破產,最多就是中國恒大持有的恒大地產的股權在破產清盤過程中或被處置。
業內分析認為,此次清盤對恒大期房業主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內地有保交樓政策,而且很多恒大樓盤的開發主體都是相對獨立,境外債權人無權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商品房消費者權利保護問題的批復》已于2023年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79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4月20日起施行。該批復中對于商品房消費者在停工樓盤中的權利順位問題,作出明確的司法解釋:即在相應條件下,商品房消費者主張其房屋交付請求權和價款返還請求權,均優先于其他債權。
“多米諾骨牌”下的房企暴雷
自2021年12月恒大正式宣告暴雷后,房地產企業暴雷現象層出不窮。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年里,前100強房企里發生暴雷的超40家。其中,不乏如融創、綠地控股、世茂、碧桂園等頭部房企。
2021年12月,負債規模約2.4萬億,恒大正式宣告暴雷;
2022年3月,融創美元債展期,宣告暴雷。
2022年5月,綠地控股負債規模約2500億,公告其美元債違約,宣告暴雷。
2022年3月,世茂負債規模約4000億,公告60億信托展期,宣告暴雷。
2023年10月,碧桂園因無能力償還4.7億港幣到期境外債務,公告正式爆雷。
房地產作為直接影響砂石骨料用量的行業,其一舉一動都備受砂石行業關注,可以說是,房地產的興衰直接關系著砂石人的錢包。據統計,每平方城鎮建筑用砂石骨料約為800公斤。
在一個個房企接連暴雷的情況下,地產業走向持續低迷,砂石行業也因此陷入了需求持續走弱、價格下行等不利局面。
政策密集出臺 房地產業將何去何從?
作為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行業,房地產的變化對相關產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建筑、建材(水泥、砂石)等,從而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
2023年以來,中央和各地住房監管部門密集出臺政策,以求引導住房需求較快釋放、化解房地產危機,緩解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壓力。
4月28日,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
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共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力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再次指出,要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9月25日起,各銀行開始下調存量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根據各大銀行此前的預熱公告,對于執行LPR定價的浮動利率首套房貸款,不需要主動申請,銀行將統一對滿足條件的貸款進行利率批量調整。房地產市場又迎利好。
1月2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住建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出席會議并強調,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支持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住房金融政策支持下,房地產開發商現金流狀況得以改善,銷售企穩促預收款增加有利于緩解部分房企資金兌付的問題,尤其是民營房企債務違約的概率下降,將為房企擴大投資提供便利。2024年房地產業或在波動中維持穩定。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編輯:何勸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