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萬噸級貨運海船“創新5”號運載5400噸糧食,在重慶江津珞璜港成功靠岸,標志著“重慶-舟山”江海直達航線首航測試成功。隨著舟山-重慶江海直達首航,也意味著舟山和川渝地區的大宗散貨運輸會更快捷。
據砂石骨料網了解,重慶位于長江上游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母巖品質高。由于本地需求有限,當地砂石企業生產出的產品主要銷往長三角區域。據了解,每年有約6000萬噸的砂石、鵝卵石從三峽大壩運輸到長江下游市場。但三峽船閘已連續多年超負荷運行,船舶平均待閘時間超過了200小時,存在周轉效率下降、運營成本攀升等問題。與位于湖北、江西、安徽等長江沿線的砂石礦山相比,同處長江黃金通道的重慶,在運輸時因要翻越三峽大壩,物流成本較高,且運輸周期更長,高峰期須20天左右才能到達下游市場。
此次,萬噸級海船直達重慶,在一定程度上利好長江上游砂石企業,或對下游市場造成沖擊。
“創新5”輪通過奉節水域。圖源:重慶海事局
有相關人士表示,常規萬噸級海船吃水過深,難以通過三峽大壩。以前受航道限制等多種原因,從舟山出發的海輪,最遠只能到達長江武漢段。舟山港可以直航重慶后,相比傳統運輸模式,直航重慶可節省約20天的時間成本,同時,由于避免了中轉產生的折損,貨損率也可降低。
數據顯示,重慶港貨物吞吐量約占整個長江上游八成左右。為保障江海直達船舶在重慶轄區航行、作業安全,重慶海事部門也在便利貿易運輸上積極探索,在助推港口發展上主動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因地制宜推行“一事一策”“一船一策”服務舉措。
后續,重慶和舟山也將持續開展合作,尤其要在爭取江海直達船舶優先過閘方面取得突破,實現舟山-重慶江海直達常態化運行,強化長三角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聯動。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