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受大環境影響,房地產、基建開工不足,水泥與砂石市場下行趨勢明顯,競爭越發激烈,效益大幅下滑。砂石行業量價齊跌、內卷嚴重,砂石市場行情以及需求都在不可逆的“衰退”,進一步邁入縮量時代,行業競爭格局發生改變。
當下,水泥行業已經歷經一輪的發展周期,砂石骨料作為與水泥關聯極強的產業,同樣面臨著許多共性問題。因而,水泥行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對砂石骨料行業有哪些借鑒意義?
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水泥產量較2021年下降5.5億噸,水泥產量如此持續、快速、大幅下跌,引發業內關注。
水泥地理總裁劉作毅表示,我國水泥行業已經先后經歷了上升期、平臺期,歷時12年高峰平臺期,目前進入下行期。劉總指出,從2022年開始,水泥產量持續下跌,據統計,2022年水泥產量約21.2億噸,2023年水泥產量較2022年再度下降4.5%,僅有20.2億噸,水泥行業已從平臺期正式進入下行期。
劉總分析,從今年前3季度全國水泥產量運行看,2024年水泥產量預計僅18.1億噸,預計再度下降10%左右。
從區域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前3季度北方水泥產量下降12.5%,南方下降10.6%,繼 2022年之后,再度呈全面、深度下降。東北跌幅超14%;全國產區重地華東、中南下跌10%以上。
作為熱門區域市場,長三角是水泥先發市場,長期保持高位運行,產量比重較高點下降2個百分點,2021年為水泥產量高點,近兩年亦有下滑。兩廣地區水泥產量持續保持增長,負增長晚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產量比重為歷史高位,2020年為水泥產量高點,從2023年滑出平臺期。據統計,今年前3季度長三角、兩廣水泥產量下降9.6%。
從大企業來看,2005年至2023年,天山材料熟料產能增幅最高,從884萬噸發展到3.38億噸,增長38.2倍;金隅冀東次之,從335萬噸發展到9,801萬噸增長29.3倍。海螺水泥、華潤建材科技、華新水泥、紅獅等大型企業產能亦大幅增加。
目前,中國水泥市場如何?國外有何經驗借鑒?通過水泥行業發展中的問題能總結出適合砂石行業發展的那些經驗和教訓?
2024年11月13-15日,砂石骨料網聯合國內首家砂石裝備上市公司——浙礦重工在浙江湖州召開“東海論壇—第四屆中國砂石高質量發展峰會”。同期召開2024砂石秋季訂貨會和培育砂石行業新質生產力研討會。屆時,水泥地理總裁劉作毅將作《水泥市場進程分析》主題報告。
并圍繞:1、全國水泥產量;
2.全國水泥區域市場;
3、全國水泥集團發展進程及分布;
4、世界水泥經濟發達國家水泥平臺期等方面祥述水泥行業發展進程,為砂石骨料行業今后發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參考和借鑒。
劉作毅,水泥地理總裁、水泥行業資深分析師。1991-2002年在美國、日本及國內網絡、咨詢公司工作,任工程師、高管;2003年至2012年擔任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數字水泥總裁;2013年至今擔任水泥地理董事長/總裁。
1993年開始接觸水泥咨詢工作,2003年組建以數據為基礎的水泥數據庫,包括國家宏觀政策,水泥生產、經濟、投資和市場數據。在數據庫基礎上,通過全國大范圍、持續的市場實地調研形成資料庫,多角度、歷史地闡述地區水泥工業變化。在長期數據積累和實地調研基礎上形成獨立水泥市場觀點,對未來市場進行研判。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