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沒有人出更高的價格?1.0029億元一次、1.0029億元兩次、1.0029億元三次,成交……”在競拍現場,浙江溫州泰順至蒼南高速公路工程泰順段施工項目的土石方最終以超1億元的價格落槌成交。
泰順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受地理條件限制,以往交通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土石挖填難以實現自身平衡,大部分廢石渣通過填埋處置,導致大量棄方被浪費。因缺乏有效監管,品質優良的石料等可再利用資源淪為個別干部謀取私利的工具。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接連查處了縣交通工程建設中心2名領導干部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為充分發揮重大違紀違法案件的警示和整改效能,泰順縣紀委監委采取“查、糾、治”協同推進的策略,確保公權力在規范的軌道上穩健運行。
針對案件暴露的問題,泰順縣紀委監委迅速行動,組織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多個職能部門召開調度會,并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對近5年全縣交通工程項目剩余土石方的利用和處置情況展開深入梳理排查。同時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定位,督促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細致的市場調研,結合周邊縣市區成熟做法,確定科學合理的處置模式,全力推動剩余土石方的規范處置與綜合利用。截至目前,已有2個交通建設工程項目的剩余土石方成功拍賣,累計為財政增加收入1.0092億元,讓無人問津的廢棄土石方華麗轉身,成為貨真價實的“金疙瘩”。
“查處干部并非最終目的,糾正偏差、規范管理才是關鍵要義。”泰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案件查辦后,該縣紀委監委向相關職能單位發出以案促改通知書,督促其召開黨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入剖析在“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落實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
此外,為保障整治成效常態化、長效化,泰順縣紀委監委持續發力,積極推動職能單位制定并印發《泰順縣交通工程建設中心新建項目外購商品瀝青混凝土套用信息價管理辦法(試行)》以及《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縣建設工程項目范圍內剩余砂石資源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些制度的出臺,有效實現了工程項目風險的全鏈條貫通和閉環管控,為優化工程領域營商環境提供了堅實保障,從根本上堵塞了可能出現的漏洞,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2024年,我縣累計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33份,有力推動了發生案件部門將以案促改工作做深做實。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秉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縱深推進系統治理,寫好案件查辦的‘后半篇文章’,持續鞏固、拓展以案促改的成果,為泰順縣的高質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的發展環境。”泰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周若萱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