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狠抓公路、鐵路、水運、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2025至2027年全省公路水路計劃完成投資約6000億元,綜合交通全口徑(含鐵路、機場)計劃完成投資約9000億元。項目落地建設后,砂石將迎巨大需求。
方案提出,到2027年,廣東省總體建成貫通全省、暢通全國、輻射全球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跨境跨省交通網絡更加暢通開放,城市(群)交通更加優質高效,城鄉交通更加均衡協調,交通發展更加安全可靠,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總體走在全國前列,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世界級港口群和機場群加快形成,國際航空航運樞紐競爭力顯著增強,國際運輸網絡連通度全面提高,公路鐵路對外通道輻射能力持續提升。基本實現“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邁上新臺階,城市(群)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高效。
主要任務方面,《方案》提出,構建暢通的跨境跨省綜合運輸通道。鐵路和機場方面:
■完善暢通全國的鐵路出省通道。暢通國家高速鐵路主通道,推進廣湛、汕汕、漳汕、梅武、深南、合湛等在建鐵路項目建設,推動湛海高鐵、廣清永高鐵等項目開工,加快廣深第二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研究謀劃粵港澳大灣區聯通京津冀、長三角、西南地區的高標準鐵路通道。暢通普速鐵路、貨運鐵路出省通道,加快推進瑞梅、柳廣鐵路等項目規劃建設,推動廣梅汕鐵路電氣化改造,提高普速鐵路通行能力。
■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完善全省“3+4+8”運輸機場布局,加快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深圳寶安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新開工廣州新機場、陽江機場,研究推動惠州機場二期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汕尾、云浮等機場選址研究,推進江門臺山、湛江雷州等通用機場建設。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合作,支持廣州打造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深圳打造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推動樞紐機場協同發展。推動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及廣州新機場引入高速鐵路,完善城市候機樓布局,強化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加快完善航空貨運設施布局,積極發展臨空經濟。
■強化與港澳跨境交通互聯互通。推動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善珠三角各市連通口岸的快速交通體系。協調推進深港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前期研究,推動廣珠(澳)高鐵鶴洲至橫琴段開工建設。
打造一體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網。
■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廣州、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推動佛穗莞城際、南珠(中)城際香山至拱北段、廣州東站至新塘五六線等項目開工,建成廣佛東環、穗莞深琶洲支線、廣佛西環等項目,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骨干網。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接入規則,推進軌道交通標準銜接、裝備統型、安檢互認、票制互通,推動不同制式城際鐵路間、城際鐵路與具有市域(郊)鐵路功能的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互聯互通,制定省方自主運營城際鐵路動車組管理規則、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規范等,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試點在全國率先取得突破。
■打造大灣區一體化高快速交通網。構建環珠江口“黃金內灣”交通主軸,推進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等跨江通道建設,推動蓮花山通道、虎門大橋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研究論證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建設。完善城市群高快速路網體系,加強市際通道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銜接,推進廣深高速、機荷高速、廣澳高速、濟廣高速等繁忙路段擴容改造。
■增強大灣區對粵東粵西粵北的交通輻射能力。加強大灣區與粵東粵西地區高鐵銜接,加快珠肇、深汕等鐵路項目建設,爭取廣河高鐵等項目納入近期建設計劃。完善大灣區通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干線公路網,推進佛肇云高速、惠肇高速和廣惠高速、廣三高速、深汕東高速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加快粵東城際鐵路網規劃建設。
■建設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打造鐵路主導型綜合客運樞紐,加快深圳西麗站、佛山站、汕頭站、湛江北站、鶴洲站建設,開工建設廣州東站改造工程,推進廣州站改造前期工作。推動廣州北站樞紐功能提升,聯合白云機場打造空鐵融合型經濟示范區。加快推進廣州、深圳、珠海等國家貨運樞紐補鏈強鏈試點任務,構建現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