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肖春泉就減輕企業負擔答記者問

來源:運行監測協調局
時間:2013-09-27
摘要: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國務院領導同志多次強調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七月三十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工作時明確要求:“要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進一步清費減負,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問: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答: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國務院領導同志多次強調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七月三十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工作時明確要求:“要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進一步清費減負,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結合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安排,繼續深入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歸納起來,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推動惠企政策落實。重點抓好國務院關于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政策的落實工作,進一步減免涉企收費,落實稅收優惠等各項惠企措施。


  二是繼續規范涉企收費。聯合有關部門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對企業反映突出的問題(如金融機構收費、中介領域服務收費等)開展調查研究并開展治理整頓。


  三是建設負擔調查體系。全國選擇3000家左右企業(平均每個省100家企業)作為企業負擔監測點,組織開發統計軟件和網絡直報系統,做好地方減負機構和相關企業培訓工作,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負擔調查體系。


  四是探索建立負擔指數。與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一起開展課題研究,分析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企業負擔構成,形成企業負擔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建立負擔指數并對外發布。


  五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繼續舉辦宣傳周活動,通過巡講、培訓、現場咨詢等形式,加大惠企政策和減負工作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企業發展的氛圍。


  六是完善減負工作機制。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指導,及時將調查評價結果與各地交換意見,督促改進減負工作。加強工作交流,完善省際相互檢查和區域交流機制。


  七是加快推進法制建設。進一步修改完善《企業負擔監督條例》征求意見稿,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并與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加快推進立法進程,為減負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八是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圍繞結構性減稅、收入倍增計劃、費改稅等對一些行業、企業的影響開展研究,提出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性措施。


  問:本次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有哪些活動安排?


  答: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制定實施了很多扶持企業發展、減輕企業負擔方面的政策措施,對于優化發展環境、助力企業成長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好的政策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據我們對全國近3000家企業所做的調查表明,三成以上的企業不熟悉國家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能夠真正享受到政策實惠的企業比例也不高。因此,迫切需要把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促進惠企政策落到實處作為減負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去年8月份,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開展了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部領導的指示,我們把這種形式固定下來,作為每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由于每年的情況不同,具體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有所不同。經與國務院減輕企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協商,今年安排在9月23-27日。活動的內容包括:


  一是梳理減輕企業負擔政策,編印《減輕企業負擔政策解答(2013)》并向免費發放;


  二是舉辦減輕企業負擔政策研討會,發布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


  三是開展減輕企業負擔政策系列訪談,通過采訪政府官員、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對減輕企業負擔政策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四是組織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專題報道,通過電視、網絡、報刊、廣播等不同媒體形式對減輕企業負擔政策進行廣泛的宣傳;


  五是組織開展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培訓及現場咨詢活動,為企業進行現場答疑并協調解決相關政策落實問題。


  此外,各省市也將結合地區實際開展相應的政策宣傳活動,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建設減輕企業負擔長效機制方面有哪些考慮?


  答:過去為解決企業不合理負擔問題,每2-3年就組織開展一次專項性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企業減負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其重要原因是缺乏長效的機制。下一步,我們打算從監測、評價、治理、監督、宣傳等多個環節入手,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努力推進制度化、法制化,為減負工作提供長期保障,這也是我們建設減負長效機制的考慮。通過幾年來的探索,我們逐步理出了一些思路,總的是在以下方面把減負工作常態化:


  一是建立企業負擔調查長效機制。自去年開展企業減負專項行動以來,我們在全國建立了企業負擔調查系統,在全國31個省市選擇了3000家企業,定期進行負擔調查。希望能夠全面、客觀、真實地了解企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傾聽企業的意見與建議,為制定減負政策和實施治理監督打基礎。


  二是建立地區負擔評價長效機制。與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一起研究制定地區企業負擔評價模型,通過量化的模型和指數,對各地區企業負擔狀況進行評價,找出各地區負擔狀況的差距和問題,為推動地方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建立減負政策宣傳長效機制。通過探索,我們逐步在政策宣傳方面形成了一些相對固定的方法,如: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宣傳周活動,通過電視、網絡、報刊、廣播等進行集中宣傳;每年對國家最新出臺的惠企政策進行梳理,編輯出版《減輕企業負擔政策解答》并免費向企業發放;與地方減負機構配合,每年選擇部分地區開展政策巡講、培訓等活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中國中小企業網等網站長期開設減輕企業負擔專欄,進行政策宣傳。


  四是推進減輕企業負擔法制化建設。目前全國已有18個省市出臺了減輕企業負擔、維護企業權益方面的條例。地方立法工作經驗是全國立法的基礎,在全國層面也需要有這么一個條例。目前,我們針對《企業負擔監督條例》(草案),召開了專家座談會,征求了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地方減負機構和有關企業的意見后,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減負法制化建設,力爭推動相關條例早日出臺。


  此外,我們不斷加強工作機制建設,完善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并建立省際相互檢查和區域交流機制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全方位推進這項工作。


  問:今年國家大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對減輕企業負擔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職能轉變,著力通過實施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干預,進而達到減輕企業負擔的目的。年初,《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方案》中將職能轉變細化為72項工作任務,并明確了負責部門和完成時限。截至目前,克強總理已連續多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落實相關工作,累計取消和下放133項管理層級的行政審批項目,取消和免征3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降低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取消和下放89項管理層級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應該說,這些舉措抓住了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的核心。根據我們的調研,近年來企業負擔形式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問題大幅減少,但與行政職能掛鉤的各種服務收費依然嚴重,一些壟斷領域的收費問題也十分突出,這反映的正是政府職能轉變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因此,今年國務院通過實施簡政放權,大幅減少政府對市場、社會的行政干預,是從根源上減輕企業負擔的關鍵舉措。


  問:下一步做好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還有什么考慮?


  答: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聯合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服務機構和媒體的作用,重點加強長效機制的建設,主要考慮如下:


  (一)推動惠企政策落實。進一步抓好國務院關于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政策的落實工作,通過宣傳周等活動,進一步加大惠企政策的宣傳、培訓力度,幫助更多的企業借政策的東風,實現轉型升級。


  (二)深入推進專項治理。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下半年重點從三個方面推動清費減負工作:一是加強對涉企收費秩序的整治規范;二是進一步清理取消銀行業不合理收費項目;三是規范房地產、招標、稅務、會計、律師等領域中介服務收費行為。我們聯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加強減負理論研究。近年來,企業負擔的內容和形式發生變化,企業負擔究竟包含哪些內容,不同行業的負擔情況有什么不同,減輕企業負擔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等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我們要在完善地區企業負擔評價研究的基礎,進一步加強減負工作的理論研究,為減負工作實踐提供有益的指導。


  (四)完善減負工作機制。一是完善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機制,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二是依托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體系,將其中反映的企業負擔問題與各部門、各地方交換意見,督促他們有針對性地改進減負工作。三是繼續推動地方工作交流,完善省際相互檢查和區域交流機制。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

  編輯:韓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中國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