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減輕企業負擔宣傳周正式啟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就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接受《經濟日報》等媒體采訪,內容如下:
一、當前中央穩定經濟增長的措施初見成效,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在其中發揮什么作用?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有進,采取一系列創新性政策措施,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向好勢頭。7、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回升,8月份同比增長10.4%,今年月度增速首次達到2位數;制造業經理人指數達到51%,也是今年最高水平;工業企業效益穩步回升,前7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1.6%。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中央穩定宏觀經濟政策、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取得的成效,也是把減輕企業負擔與穩定經濟增長緊密結合的結果。
我們要努力把這種勢頭鞏固好,但要看到,當前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不少。根據我們對全國2千多家中小微企業的調查,今年企業效益增速普遍出現回落,一半以上的企業反映存在人工成本攀升、原材料價格上漲、資金壓力緊張、融資成本高、招工難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對稅費負擔的主觀感受增強,特別是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迫切需要減少稅費負擔、緩解生產經營困難。
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要求進一步突出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在穩定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在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工作時提出,要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進一步清費減負,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近期,國務院領導對規范涉企收費、減免企業稅負等多次做出批示,要求認真調查企業亂收費問題,抓緊清理整改,確實減輕企業負擔。目前,工信部正聯合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輕企業負擔的要求部署,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狠抓落實,廣泛宣傳,力爭將減輕企業負擔作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切實抓出成效。
二、今年國家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突出的特點?
今年以來,國家在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出臺了不少政策。其中最突出的特點有兩個:
一是更加強調政府職能轉變。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職能轉變,強調通過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實施了簡政放權的一系列措施,著力減少行政干預實現減輕企業負擔的目的。年初,國務院在《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方案》中將職能轉變細化為72項工作任務,并明確了負責部門和完成時限,克強總理也連續多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落實相關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項與行政許可相關的事項,其中取消和下放133項管理層級的行政審批項目,取消和免征3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降低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取消和下放89項管理層級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應該說,這些舉措抓住了減輕企業負擔工作的核心,近年來企業負擔形式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問題大幅減少,但與行政職能掛鉤的各種服務收費依然嚴重,這反映的正是政府職能轉變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因此,今年國務院通過實施簡政放權,大幅減少政府對市場、社會的行政干預,是從根源上減輕企業負擔的關鍵舉措。
二是更加強調扶助小微企業。今年國務院密集出臺和實施了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在緩解企業融資困難方面,國辦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還召開了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馬凱副總理在會上明確提出了確保小微貸款“兩個不低于”等8項要求。在減輕企業稅負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要求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這項政策惠及全國600萬戶以上小微企業,今年將為企業減稅120億元;同時,國家擴大“營改增”試點,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推開,并不斷擴大試點行業,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稅1200億元以上。
此外,各個部門從不同領域采取了很多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如交通部加大公路“三亂”治理,取消了多項水上涉企收費項目;工商總局完善工商登記制度,大幅精簡企業登記和年審手續;質檢總局加大對企業出口的支持力度,不斷改善商檢工作質量;銀監會對金融機構明確提出“七不準、四公開”要求,提升對企業的服務水平等。應該說,國務院和各個部門出臺的這些政策體現了中央關于“微觀政策要活”的要求,政策含金量很高,對減輕企業負擔、服務企業發展、改善經營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工信部將聯合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把減輕企業負擔工作與轉變政府職能緊密結合,作為貫徹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狠下功夫,確實推動政府減少對企業、市場、中介組織的干預,并抓好現有政策的宣貫落實,讓廣大中小企業切身感受到政策的實惠,不斷打造維護企業權益、支持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今年工信部在扶助小微企業、減輕企業負擔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考慮?
一直以來,工信部將扶助小微企業、減輕企業負擔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去年我們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了以中小企業為重點的企業減負專項行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今年我們將進一步鞏固專項行動成果,繼續在扶助小微企業和減輕企業負擔方面做好工作,重點抓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惠企政策的貫徹落實。去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國發14號文件),這是我國第一個專門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對于推動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聯合各部門、各地方共同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目前已制定了60個配套文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出臺了實施意見,文件要求的主要財稅、金融政策基本都已兌現。我們還與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共同就小微企業稅負問題開展調研,并推動國務院出臺政策,對月營業額2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暫免營業稅和增值稅。此外,各地也出臺了很多特色的作法,如福建省對符合產業目錄的工業企業,將其繳納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即征即獎,用于企業技術改造;重慶市建立微型企業成長幫助機制,并通過專項資金扶持促進創業發展等。下一步,我們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政策評估,進一步推動各項惠企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完善。
二是進一步推動清費減負工作。按照國務院簡政放權的要求部署,我們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推動清費減負,減少和降低涉企收費,清理評比達標表彰及相關檢查活動,減少政府對市場和社會的干預,逐步從根源上減輕企業負擔。目前,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項與行政許可相關的事項。其中,工信部取消和下放了6項管理層級的行政許可項目,取消了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取消和下放了3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下半年在進一步實施簡政放權的基礎上,重點還要從三個方面推動清費減負工作:一是加強對涉企收費秩序的整治規范;二是進一步清理取消銀行業不合理收費項目;三是規范房地產、招標、稅務、會計、律師等領域中介服務收費行為。我們將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是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今年工信部針對小微企業服務薄弱的情況,組織開展了以“扶助小微,轉型成長”為主題的“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為小微企業送服務、送政策、送溫暖,減輕企業負擔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行動的主要目標包括培育一批創業創新和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認定第三批100家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支持500家以上的擔保機構、完成50萬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1000名領軍人才培訓、為超過2000家企業提供展示交流服務、建設企業負擔網上直報系統和評價體系等。目前,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帶動服務資源1757家,開展服務對接活動4.9萬次,年服務中小企業39萬家;中央財政安排18億元擔保資金支持816家擔保機構,新增貸款擔保業務額達8312.9億元,受保中小企業15.4萬戶;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28萬人次;建設了覆蓋3000家企業的負擔調查系統,并對各地企業負擔情況開展研究評價工作。相信通過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對小微企業的服務質量會有明顯改善。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契機、以扶助小微企業為重點,在落實惠企政策和改善公共服務的基礎上,著力在制度化和法制化方面做文章,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在調查、評價、治理、監督、宣傳、培訓等方面建立減負長效機制,為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
編輯:韓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中國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