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與上海國建公司聯合組織的建筑廢棄物層壓再生技術與裝備研討會9月16日在北京召開。上海國砼建冶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創新研發的GJ建筑垃圾層壓再生處理技術與裝備,在研討會上得到與會專家和相關行業企業的高度關注。
據專家統計,到2030年我國將拆除200億平方米的舊建筑,產生的建筑垃圾可達200億噸,其中大多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建筑廢渣。我國現階段拆除的大多為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建筑,70%以上為磚混結構,產生的建筑垃圾具有細小鋼筋多、輕質可燃物多、碎磚顆粒又濕又黏等特點,完全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以混凝土為主建筑的垃圾。如果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建筑垃圾處理技術和破磨設備,只能處理極少部分建筑廢渣中的混凝土,而大量的磚混垃圾只能丟棄,造成二次污染。
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工業大學校長、兩院院士左鐵鏞說,城市建筑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為攻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技術瓶頸,讓垃圾真正成為城市資源,國砼建冶公司得到了北京工業大學的鼎力支持。北京工業大學是中國硅酸鹽學會房建分會固廢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在生態環境材料研究領域處于領先水平。以左鐵鏞院士為代表的一批生態環境材料科學家、專家,長期從事各種固體廢棄物轉化新型建材技術研究開發和教學,科學實驗條件實力雄厚。北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崔素萍教授帶領專家團隊,與國砼建冶公司的技術團隊共同攻關。通過5年的艱辛努力,他們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J建筑垃圾層壓再生技術與裝備。
國砼建冶公司董事長楊德志向記者介紹,建筑垃圾層壓再生技術是通過聯合擠壓無害化系統裝置,進行建筑垃圾的雜物分離,再通過建筑廢渣資源化再生處理系統進行生料與熟料分離。它可以有效地剝離細小預應力鋼筋,分離輕質可燃物、泥土等雜質,把建筑垃圾處理為干凈的建筑廢渣,再進行生料與熟料的分離,粉磨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更高的砂粉或超細粉。這項技術可以把磚混建筑廢渣按照市場需求處理為粗骨料、細骨料、砂粉、超細粉等,可以全粒徑再生。磚混再生砂屬于陶砂范疇,再生粉屬于膠凝材料范疇,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均大大提高。處理建筑垃圾的原理屬于料層集團擠壓破磨,粉碎率高,能耗低;且料層集團擠壓粉塵少、噪音小。
國砼建冶公司研發整套建筑垃圾處理裝備性價比非常高。價格遠低于進口設備;處理能力大大高于進口設備;從經濟效益來看,由于國砼建冶公司這套裝備可以把建筑垃圾全粒徑再生,經濟效益比以往的破磨設備大大提升,在1~2年內完全可以收回成本。
廣州世正環保有限公司董事張瑞軍高興地告訴記者,他們利用國砼建冶公司全套裝備建設示范線,得到了廣州市城管委、科技委等有關部門高度肯定,成為華南地區首條建筑廢棄物層壓再生示范線。
參加建筑廢棄物層壓再生技術與裝備研討會的與會代表紛紛表示,GJ建筑垃圾層壓再生技術與裝備對我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市政路橋股份、首鋼環保公司、朝陽區循環經濟園、北京新奧混凝土公司、北京金信浩誠環保建材公司、日資三和環保公司等企業家代表出席了研討會。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綜合利用專委會秘書長嚴建華副教授主持。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
編輯:李沙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中國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