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攻堅階段,城鎮化被寄予厚望,將成為深化改革、實現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新引擎和助力器。十八大報告也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如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探索出綠色發展的道路,成為當下的焦點。
近日,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全球南南發展中心、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主辦的2013全球C E O發展大會-中國國際節能環保與新型城鎮化高峰論壇,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新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表示,新型城鎮化主要應該表現為“六新”,即新核心、新理念、新動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點。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則認為,新型城鎮化帶來的轉型升級活力、穩增長政策托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復蘇,將支撐宏觀經濟總體向好。以縣為中心,農村新社區建設帶來的中小城鎮群效應也將是下階段新型城鎮化過程的重點。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項目官員阿佳尼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鎮化速度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中國將會面臨一系列新的城鎮化問題。面對這些城鎮化及人口分布變化情況,可持續城市的發展必須解決水污染、水資源緊缺、交通擁擠、住房設施、過度設施的應用,以及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等問題。這就需要實施正確的戰略來改善基礎設施的有限應用。
綠色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當下的不二之選。中華環保聯合會秘書長顧問呂克勤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重要的目標任務。面對資源約束趨緊和環境污染壓力加大,我們必須以現有資源為基礎,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在滿足經濟增長的同時,統籌兼顧社會、文化的發展要求;以科學技術為支撐,高效率利用資源,合理投資,規范機制和政策,來解決產生的環境問題;從節能環保的角度去探索,按照“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統一。
環保正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主題,而新型城鎮化將成為環保產業的一大推力。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祝超偉指出,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新增投資需求6 .6萬億元,能夠替代10萬億元出口。根據“十二五”規劃預計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約3 .4萬億元,年均6800億元,而“十一五”年均投資僅4000億元,同比增加70%,增速可觀。
行業并購與重組或將成為我國環保產業今后的一大趨勢。錦坤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振華分析,國務院《“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 保 產 業 產 值 年 均 增 長 要 保 持 在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 .5萬億元,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要分別形成20個和50個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環保服務公司。他認為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進行行業并購與重組。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
編輯:李沙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中國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