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建材、海螺水泥、中材集團、冀東水泥和華潤水泥等龍頭企業推動下,近年來,國內水泥市場并購活動持續活躍,自2001年以來,完成并購400多項,涉及金額約130億元,以中小規模并購為主,龍頭企業之間并未發生并購,未來隨著行業整合進入“深水區”,大宗并購或將出現。
圖1 2001年以來國內水泥行業并購統計
從區域產量增速看,近年來華東和華北地區增速有所放緩,低于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區,其中西南地區成為國內龍頭企業跨區域擴張之主要目標市場之一,除了四川省外(受益西南水泥整合,CR3達56%),重慶、貴州和云南地區市場集中度相對華東地區仍偏低,2010~2012年價格顯著低于華東地區(受益區域集中度高及協同機制完善),地區整合尚待深化。
圖4 國內水泥行業CR10將進一步提升
從中長期跨區域擴張視角,海外巨頭“后成長期”經營發展演繹對國內龍頭企業(包括全國及地區龍頭企業)主要有以下五點啟示:
從行業本身發展趨勢看,行業整體逐步進入“后成長期”,但國內不同區域景氣度和競爭結構等因素差異將會導致企業之間業績分化加劇,跨區域(跨省市或跨國)經營之龍頭企業能夠像海外巨頭一樣通過并購加速調整經營策略從而提升盈利能力,而堅持固守本土區域企業或將逐漸沉淪。例如1961~1971年占據法國市場份額10%以上的PolietetChausson由于并購擴張策略消極,最終于1971年被Cimentfrancais收購。海外主要市場多數區域龍頭亦逐步進行跨區域擴張,例如法國區域龍頭企業之一Vicat于2006年開始向新興市場擴張。企業不進則退。
從龍頭公司戰略層面看,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分別規劃“十二五”末水泥產能達到5億噸和3億噸,2012年底兩家公司水泥產能分別為4億噸和2億噸左右,未來新增產能將主要依靠并購獲取,其他龍頭企業如華新水泥、冀東水泥和中材集團等亦有明確產能擴張規劃。綜合來看,跨區域并購是大勢所趨。
由于目前水泥業務盈利水平高于骨料及混凝土業務,在水泥需求增速較高之區域國內龍頭企業應優先選擇橫向并購快速進入市場,擴張產能規模并提升市場占有率。在相對成熟區域,龍頭企業可選擇進行縱向整合,優先選擇競爭秩序相對規范及水泥業務已規模化之目標市場,只有良好的競爭環境及顯著的協同效應才有助于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海外巨頭并購后都會經歷去杠桿化過程,經濟周期低谷時去杠桿化將十分痛苦(西麥斯案例),所以龍頭企業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將杠桿比率保持在一定合理水平。
從法國市場案例可以看出,當集中度較高以及競爭結構相對穩定時,“后成長期”市場龍頭企業盈利能力仍可保持較高水平,國內龍頭企業在跨區域擴張同時應盡可能提升目標市場集中度和穩定競爭結構,并鞏固本土市場優勢地位。
目前公司傳統優勢區域為集中度較高和競爭結構相對穩定的華東和華南市場,并不斷鞏固其區域龍頭地位,為跨區域擴張提供堅實基礎,華東及華南市場未來有望維持高盈利水平。
公司跨區域擴張目標市場在需求增速較高之西南和西北市場,戰略明確,主推擴張水泥產能規模及市場占有率;公司并未急于進行縱向整合,一方面部分區域骨料及混凝土市場秩序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水泥業務擴張整合遠未結束,公司目前專心經營水泥業務之戰略。
編輯: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