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2013年中國水泥礦山年會暨CSI生物多樣性礦山生態恢復論壇在杭州寶盛水博園大酒店召開。此次會議針對中國水泥行業礦山生態恢復的優秀案例和目前國際前沿的礦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與會人員翔實的解說和豐富的演講內容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參會人員收獲頗豐。
CSI是全球水泥可持續倡議行動組織的簡稱,是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下設的一個分支機構,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由單個行業獨自推出的可持續性項目之一。CSI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并幫助成員公司對其環境影響、社會影響實施管理確定、推進可采取的行動,發揮群體效應并提供可持續發展框架,為未來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建立基礎。目前,CSI共有24個成員企業,代表全球24%的水泥產能,包括2010年新加入的中國建材、中材、華潤、天瑞、亞泰等五家中國成員企業。
拉法基集團環境與公共事務副總裁Jim Rushworth先生近照
拉法基集團環境與公共事務副總裁Jim Rushworth先生在會上介紹了CSI及其所在的第五工作組的主要工作,并對中國礦山生態恢復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作為CSI發起成員公司——拉法基集團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高管,同時又是CSI第五工作組即土地與社區影響工作組組長,Mr. Rushworth對生物多樣性及礦山生態恢復有著豐富的經驗與獨特見解。在研討會結束后Mr. Rushworth接受了中國砂石骨料網記者的采訪,提出了他對中國水泥礦山和砂石骨料礦山復綠的看法和意見。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怎么看拉法基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及其在建材行業發揮的作用?拉法基在哪些方面吸引了您?
Jim:回溯拉法基這么多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拉法基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始終具有前瞻性,并系統地落實到日常運行中。拉法基集團是CSI的創始成員企業,也是工業領域第一個與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實施戰略合作的企業,并且首次提出了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所以說拉法基集團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無論是前瞻性還是行動力都是非常前沿的。我對能成為拉法基的一員感到非常驕傲,同時我也希望通過我的工作延續拉法基的傳統,希望拉法基繼續在行業內起到引領的作用,協助其他企業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參與CSI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工作多長時間?怎樣看待這份工作?
Jim:我是在2010年9月參與到拉法基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工作的,之后我加入了CSI全球第五工作組,到今天為止已經三年多了。我認為CSI第五工作組的工作在建材行業的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拉法基集團內部的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管理。我很高興能借助工作組的工作機會前往不同國家看到各個地方豐富多彩的礦山生態恢復實踐。比如這次來中國參加中國水泥協會的礦山年會和CSI組織的這次論壇,讓我了解到中國水泥行業在礦山生態恢復方面的最新進程與良好實踐。我覺得每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都是很好的機會,可以與同行分享知識和案例,并且把成熟的經驗傳達給有需要的人。
與會嘉賓在研討會結束后合影留念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覺得礦山生態恢復及生物多樣性管理對礦山行業的發展有何影響?其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Jim:放眼全球,未來發展礦山生態恢復與保護生物多樣性會得到更多的立法支持,就現在來說,各國各地的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越來越重視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也非常重視行業本身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各國政府將立法強制性要求企業完成并實施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和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所以對于行業和企業來說,通過參加CSI及中國水泥協會組織的類似活動,可以對CSI相關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并主動早日開展相關工作,比等到政府和法律強制性要求企業必須去做的時候再被動做要有更有優勢。如果在政府指出方向并要求企業必須向這個方向發展之前,企業就已經開始探索這條路,并且已經有所成績的話,對于企業和行業發展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
像今天的論壇,其實是主要針對水泥企業和水泥礦山的,從拉法基集團內部管理來講,無論是水泥礦山還是骨料礦山,我們都是同樣重視的。無論什么類型的礦山,我們都會要求前期做好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和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然后依照計劃付諸實施。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這是第一次來中國,您對中國水泥礦山發展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Jim:今天的這個研討會其實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也獲益良多。首先今天的內容非常豐富,我看了六個公司拿來的優秀礦山生態恢復案例,我覺得這些案例是非常鼓舞人心的。讓我了解到中國和全球其他地方一樣,在礦山生態恢復的相關管理和技術方面也是非常先進的,我很高興得知這一點,同時我希望在骨料行業的礦山中也能看到類似的礦山生態恢復和生物多樣性的計劃和實踐。
中國砂石骨料網:CSI第五工作組對中國企業礦山生態恢復能夠提供哪方面幫助?
Jim:CSI第五工作組在協助成員企業實施礦山生態恢復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主要通過提供指南性文件和相關篩查工具來提供技術支持.今天論壇上所提到的CSI指南文件和篩選工具對水泥行業礦山和骨料行業礦山的相關從業人員和操作人員都有一定的幫助。我們也希望通過CSI與中國同行分享更多的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和案例,來幫助他們更好的使用這些指南性文件和篩選工具。
中國砂石骨料網: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拉法基集團在中國工廠的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哪些規劃?
Jim:中國對于拉法基集團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和地區。拉法基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發展商業的同時也很注重履行其社會責任。在全球各地的拉法基的每個工廠,不論是在非洲、印度還是在中國,我們對礦山都嚴格按照拉法基集團標準制定礦山生態恢復計劃和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并確保按計劃實施恢復與管理,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砂石骨料網:您在演講中提到可以運用CSI篩查工具,把生態敏感區分為高敏感區、中敏感區及低敏感區。請問針對不同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管理問題是否還有其他更多的措施?
Jim:我們做礦山生態恢復及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時,會綜合考慮礦山所在地的生態環境的具體情況,如植被、動物棲息地的選擇等,然后制定出相應方案。通過與當地環保非政府組織合作,使方案更加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于在國際上不太受關注的中低敏感區域,我們在做計劃前也會先對當地的生物種類先進行識別、分類,對屬于當地原生物種的動植物給予保護,減少或隔離在當地生態圈引發問題的外來物種。
CSI指南性文件主要對礦山生態恢復的本土化及生物多樣性管理進行詮釋。一般我們采取的計劃方案均比較簡要,但是對細節處理有著非常詳盡的闡述。在開展礦山生態恢復及生物多樣性管理工作中,我們嚴格遵循CSI基本準則,與礦山所在區域的非政府組織合作,將生物多樣性管理本土化。
編后語:在我國,水泥、礦山行業的從業者對礦山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礦山生態恢復工作尚不完善。隨著政府部門對環境與生態保護的日益重視,礦山生態恢復工作已成為未來每個礦山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要想改變大眾對水泥、砂石礦山的偏見,企業必須從自身做起,學習國外先進的環保理念,制定完善的生態恢復計劃和生物多樣性管理計劃,并在日常運營中逐步實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有更長遠的發展。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