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11月12日,中央媒體與金隅集團2013年聯合調研采訪第一站是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現已擁有9個攪拌站,年生產能力達450余萬立方米,年產值達13億元以上,是天津市最大的混凝土生產企業。
商砼攪拌站“零排放”的環保效益有多大?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給出答案——全市可減排粉塵99%。
2013年11月12日,中央媒體與金隅集團2013年聯合調研采訪的第一站是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現已擁有9個攪拌站,年生產能力達450余萬立方米,年產值達13億元以上,是天津市最大的混凝土生產企業。進入產能過剩的商砼業,5年做成“津門老大”,可謂業績卓著。但這并不是這家公司最吸引媒體人的新聞點。面對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證券報、中國建材雜志社等中央媒體,
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聚焦在“環保轉型樹標桿”,引導記者們參觀了公司下屬的振興攪拌站,詳細介紹了這座天津首家“零排放”綠色環保示范攪拌站產生的環保效益。
商砼攪拌站是建造高樓大廈的直接參與者,在商砼的攪拌和運送過程中也會產生影響環境質量的廢棄物排放,包括粉塵、泥漿和商砼殘留物的排放。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振興站,有兩條全封閉環保型180生產線,年產65萬方商砼。這座天津首家全封閉綠色環保示范站,通過采用全封閉料庫、脈沖除塵技術和砂石分離技術,實現了“零排放”的目標:粉塵外溢只是國家標準(每立方米30毫克)的1%,幾乎為零;借助金隅中央研究院、金隅水泥事業部技術研發中心的科研優勢,實現了泥漿和商砼殘留物全部再利用,不產生任何廢棄物,每年可節約資金約50萬元。振興站樹立的綠色環保標桿,絕不止節約這區區50萬元,示范意義究竟有多大?
商砼攪拌站的排放特點有二:一是企業規模小,某一個站的排放不明顯;二是分布密集,且大都集中于市區,排放總量也不可小覷。天津市每年商砼需求量約3000萬立方米,全市約有300多家攪拌站。假如每個攪拌站每立方米粉塵排放都達到30毫克的國家標準,全市每年粉塵排放量至少9億毫克,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超標排放量。按一般規律,每立方米商砼產生1%的廢棄物,3000萬立方米商砼的消耗量,就會遺留30萬立方米的廢棄物。這是個什么概念?建造世界第一高樓800多米的“迪拜塔”,使用了33萬立方米高性能混凝土,天津市每年商砼消耗產生的廢棄物如果實現再利用,就可建造一座迪拜塔;反之,就形成相當于一座迪拜塔的混凝土垃圾。如果,天津市所有攪拌站都改造成“振興站“,全年商砼粉塵就可減排99%,至少減排8.9億毫克。全市推廣“振興站”的廢棄物再利用技術,每年就可減少一座“垃圾塔”而建起一座“迪拜塔”。僅僅算算天津這筆環保賬,“振興站”的標桿意義有多么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天津市住建委已經開始在全市推廣金隅天津混凝土公司振興站的環保經驗,樹立環保轉型標桿,使建材制造商轉型成“政府好幫手,城市凈化器”。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