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單位暨福建省砂石協會副會長單位——廈門新起點砂石進出口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砂石協會2012年年會,于12月11-13日在廈門賓館召開。此次年會先后舉行了中國砂石協會六屆六次常務理事會議、六屆四次理事會議、砂石行業創新與發展論壇及砂石行業形勢發展座談會、《建設用砂》《建設用卵石、碎石》國家新標準培訓講座。來自全國砂石行業的150多位同行聚會廈門。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高秀英副巡視員、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司徐培根處長、福建省經貿委原材料工業處鄭建華調研員以及商務部駐福州特派員辦事處、廈門商務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指導。臺灣礦務局和臺灣進口砂石協會負責人等共有13位應邀到會,并與中國砂石協會和福建省砂石協會負責人召開了閩臺砂石進出口專題座談會。
高秀英副司長、胡幼奕會長
高秀英副巡視員在中國砂石協會六屆理事會上針對砂石行業當前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就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加快砂石行業轉型升級和加強對砂石行業管理力度,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等議題發表了重要講話。高副巡視員指出,隨著城市化、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城市周邊天然砂石限制開采以及資源的短缺等原因,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需加快開發、生產、推廣使用機制砂。這不僅是對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在認真宣傳、貫徹落實《建材工業“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工信部將委托砂石協會起草制定“砂石行業生產準入條件”的指導意見,以完善產業政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規范企業行為。工信部將繼續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及時向用戶通報行業研發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在建筑施工規范方面的應用,促進建材業與建筑業同步發展.相信砂石產業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司徐培根處長
許進忠組長、黃桂妹理事長、鄭建華處長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司徐培根處長介紹了建設和諧礦區的工作計劃,并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期望。福建省經貿委原材料工業處鄭建華調研員介紹說:福建是全國建材工業重要的生產省份,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企業1300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070億元,占福建省工業總產值的8.2%,占全國建材工業總產值5.8%,居全國第8位;建材產品出口總額149億元,居全國第2位。福建建材工業有二個特色產業:一是石材產業。福建是全國石材生產和貿易大省,石材工業產值、產量、出口已連續17年居全國首位。我省高度重視石材產業的科學發展,始終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放在首要位置,大力發展石材循環經濟,引導石材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工藝化發展,推動石材產業轉型升級。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石材工業產值432億元;產量12560萬平方米,占全國石板材總產量的36%;進口荒料15.3億美元,占全國進口荒料總量的62%;石材產品出口31.7億美元,占全國石材產品出口的60%。石材工業主要集中在泉州南安,南安作為全國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石材原材料集散地和物流貿易中心,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程度高、產業鏈條完整、集群效應明顯、資源循環利用的專業化特色產業集群,僅南安就有135家石粉碎石綜合利用企業,利用石粉碎石開發生產環保新型墻材、人造花崗石、人造馬賽克、石拼油畫、石粉加氣磚、石木地板、石粉隔熱瓦、機制砂等產品,促進石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建筑陶瓷產業。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建筑陶瓷工業產值343億元,產量207570萬平方米,占全國建筑陶瓷總產量的22.6%。建筑陶瓷產業主要分布晉江和閩清,晉江建筑陶瓷是全國建筑陶瓷主產區,閩清工業建筑陶瓷是全國工業建筑陶瓷的主要產地。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晉江、閩清等一批陶瓷產業專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培育和發展了晉江磁灶建筑陶瓷等專業化市場,建立了福建陶瓷在全國的銷售網絡,建筑陶瓷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福建砂石產業總量規模比較小,大型企業少,特別是由于福建的天然砂資源比較豐富,長期以來建設用砂主要以天然砂為主,機制砂產業起步晚,發展比較緩慢,在產業的發展上要多向兄弟省份學習、取經,要以這次會議的召開為契機,推動我省機制砂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懇請各位領導、專家、企業家對福建機制砂產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