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江蘇綠色建筑面積已逾2000萬平方米,占全國綠色建筑總面積四分之一。然而,即便在先行先試的江蘇,綠色建筑的占比也不足8%。位于常州武進區的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或許可以顯露出綠色建筑的喜憂現狀。
建筑工地變為“總裝車間”
“當前粗放式、低效率的增長模式,使得與建筑相關的耗能已占社會總耗能的46.7%?!弊〗ú靠萍寂c產業化發展中心梁浩博士說,綠色建筑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俗稱“中國好房子”,它代表建筑未來發展方向?!?
2011年9月,武進獲批成為國家首批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總投資逾180億元的綠色建筑產業鏈已在當地呼之欲出:投資80億元的招商花園城已開工;中南建設(常州)建筑產業園項目入駐;“中芬綠色科技產業園”9月簽約;10月初,又與世界頂級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瑞典山特維克達成合作協議?!?
只見高樓起,不聞轟鳴聲。在中南集團住宅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工人們借助大型機械,熟練運用配件裝配房屋。新型建筑工業化實現工廠造零件,墻體、疊合板等預制構件在企業按標準生產好,建筑工地則變為“總裝車間”。
武進區副區長陳虎說,綠色建筑產業不僅包括傳統的設計、施工、勘察,還涉及二產的綠色建材制造、節能環保設備建造,以及三產的房產開發、商務貿易、教育培訓等,是閉合的產業鏈。他們重點規劃發展綠色建筑科技與服務業、綠色建筑制造業、會展金融業等,“就像組合一架大飛機,所有進入綠建區的企業就是一個個小部件,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他們有機整合起來。”
“中國好房子”好而貴
梁浩認為,做產業集聚文章,可引導地方政府由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向依靠產業稅收轉變。政府對綠色建筑開發商給予土地出讓金、稅收等優惠,帶動產業發展,產生稅收,最終政府總收入可能不變。但相較于土地稅收的快進快出,培植一個產業需要過程。
“成本控制難!”中南集團常州分公司負責人胡勇坦言,因為應用規模較小,加上缺乏標準化設計,企業產能不能充分釋放,10多萬平方米的工業化住宅成本比傳統造價高出10%左右。所以,目前只是挑幾棟樓“小打小鬧”?! ?
此外,綠色建筑的配套效應、帶動效應尚未真正形成,鋼結構、全裝修、外遮陽等建筑部品和配套產品應用相對滯后。“材料貴,買不起?!鄙a建筑用鋼的天舜集團董事長姚圣法說,自己曾給一幢房子配備綠色建筑所需材料。“光一個外遮陽,全部配備就要幾十萬!”
“中國好房子”好而貴因此而生。從在售的一些打著“綠色”標牌的樓盤看,其單價往往比相鄰普通住宅高出數千元。
其實,推廣綠色建筑多年,住建部已發現很多問題。“我們更多關注技術效益,重視怎么把樓蓋得更好;開發商關心能不能創造效益,把房子賣得更好;地方政府則關心,能不能借此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绷汉铺寡?。
產業化還需頂層設計
“從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看,綠色建筑成本應比普通建筑更低;從綜合生態效益、居住舒適度考量,綠色建筑更具性價比?!笔∽〗◤d副廳長顧小平說,以住宅為例,全國綠色建筑一、二、三星的增量成本分別僅為每平方米60、120、300元。江蘇已將太陽能熱水系統、雨水收集系統、成品房等綠色建筑技術作為基本要求應用,測算下來,一、二、三星住宅項目成本增量每平方米分別約為25、70、150元。
“成本高,根源在于產業化推進遲緩。而住宅產業化是實現綠色建筑好而不貴的有效手段?!笔∽〗◤d住宅產業化調研小組做過細致調研,他們聽到企業反映,國家推進住宅產業化已十多年,但至今沒有一部住宅產業化發展規劃,企業和社會缺乏方向感。住宅產業化必須標準先行,包括技術、產品部件的標準化,這些絕不能僅靠企業自行摸索。
“住宅市場化也已有20多年,但何為"好房子",老百姓并不清楚。因此,應建立健全住宅性能認定管理制度,促進明白消費?!闭n題組建議,加快培育政策洼地,對長期致力于綠色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優秀示范企業,在行政許可、信用評定、土地競標、金融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 ?
顧小平表示,推廣綠色建筑,政府需在規模化、制度化、集成化、體系化和社會化上做文章。梁浩認為,政府、市場“兩只手”要共同發揮作用?!爸醒雽用鎽炎≌澞軠p排,作為擴大內需、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轉變城鎮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應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評價體系及人才培養等,都需持續深入推進。”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