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1994年建成投產,堅持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并舉的方針,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在生產工藝上率先使用雙摻粉煤灰新工藝,實現資源綜合利用,不征用土地,為保護土地資源、保護環境做出突出貢獻。生產線全部配備了218臺先進袋式除塵設備,排放優于歐盟標準,并形成清新淡雅、開闊明快的綠化特色,展現了現代化水泥企業的全新形象,曾被英國《亞洲水泥》雜志譽為“生態友好型水泥廠”。2010年10月,北京水泥廠鳳山礦獲得全國首屆“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成為全國首批唯一水泥礦山試點企業。
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致力于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處置城市廢棄物,擁有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依托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的環保示范線,年產高標號水泥200萬噸,年可處置城市廢棄物20多萬噸,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45%,真正實現了廢棄資源的綜合利用。
日前,中國砂石骨料網采訪了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化民先生,就企業如何打造生態礦山、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化民先生近照
中國砂石骨料網:目前很多水泥企業轉型做砂石骨料,您如何看待這種轉型?
王化民:現在國內水泥工藝和市場都很成熟,水泥生產工藝并不復雜,從整個國家來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是事實。目前砂石骨料需求量大,北京地區每年砂石骨料的缺口達3000萬噸,從外地運輸會產生當地生態環境破壞、汽車尾氣污染、物料遺灑揚塵等環境污染,所以在北京發展砂石骨料的前景非常大。
另外,水泥廠都有自己依附的礦山,轉型做砂石骨料,原料上有保障。很多水泥廠做砂石骨料的原料就是燒制水泥所不能用的低品位廢石。眾所周知,現在國家對水泥企業的要求是資源全部利用,將廢石加工成建筑骨料。這樣既能滿足綜合利用零排放的要求,又能為企業創造效益。
隨著國家對礦山的管控力度加大,單一生產砂石骨料的企業基本都已經關閉。水泥作為基礎性材料,目前沒有一種大規模的材料可以替代,石灰石是水泥制造的最主要原料,占水泥原料的80%,但在礦山開采中總有少量的廢石產生。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總量達2.5噸。從礦山綜合利用方面和市場需求方面來看,骨料前景需求極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從生產環境來看是個沒落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很大,但是如果在生產中解決揚塵等環保問題,是礦山企業避免廢料壓田占地,杜絕地質災害、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中國砂石骨料網:隨著國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貴公司在環保和資源零排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化民:我們企業是國有企業,歷屆領導都站在國家的角度上,特別強調企業的環境建設和社會責任感。首先,我們公司擁有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依托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的環保示范線,利用水泥窯處置廢棄物,每年處置20多萬噸的廢棄物,可處置國家名錄中的47類中的30類廢棄物,例如:汽車廠的漆渣、乳化液、印鈔廠的污泥等工業廢棄物,城市供水廠的生活污泥,農藥、化肥、油漆廠污染土等一系列廢棄物都能處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且通過高溫分解后,全部廢棄物得到無害化處理,殘渣用于水泥配料中,替代部分水泥原料,實現無害化、資源化再利用的處理,不會對環境人員產品質量及性能構成任何影響。
其次,在廢石利用率方面,我們公司在2000年便開始廢石利用,但是當時利用的規模比較小,儲存了很多廢料。2012年,我們公司投入3000多萬元新建一條150萬噸石渣生產線。新骨料生產線的環保水平都是按照環保標準建造的。全套生產線轉運點均配備了高效袋式除塵器,風機加裝阻尼式消音器,物料儲存實現艙室密閉,生產控制采用計算機自動控制,標準高,投入大。但目前國內的廢石利用率比較低,我們這一措施不但完全消納當年產生廢石,富余產能還能夠消納歷年積存廢石,解決了礦山生產的零排放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已經是環保企業了。
王化民先生與中國砂石骨料網采訪人員交流
中國砂石骨料網:目前,我國對礦山復綠方面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在您看來切實打造生態礦山還需要哪些條件?
王化民:現在社會的發展程度、人的文化素養和見知等方面與以前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以前那種破壞性的開采方式早就不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實現礦山的生態保護是企業發展的生存之本。
企業領導者擁有足夠的社會責任感是生態礦山的建設最重要的條件。盡管國家的產業政策對企業環保要求日益嚴格,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出臺各種政策扶植礦山生態發展,包括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但是這些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生態礦山并不是擁有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就能建成的,最重要的是企業領導者觀念的轉變,因為國家的資金補貼彌補不了打造生態礦山所需的費用,而且審批嚴格,大部分資金還是企業的投入。其實,環保——礦山開采——石灰石——處廢——水泥——混凝土——廢石——礦山生態恢復,這是一個循環的產業鏈,缺一不可。打造生態礦山需要行業從業者一起努力。
中國砂石骨料網:盡管目前水泥行業發展已經成熟,但仍有很多不足。您對行業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王化民: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們國家整體建設項目比較多,水泥需求量比較大,但是水泥產能過剩是事實,企業要想創造更多的利潤,就要提高綜合利用率。
面臨嚴格的管控政策和日益高筑的行業準入門檻,積極主動開展綠色礦山規劃建設是礦山生存的基本條件。從國家安監局、國土資源部等政府部門所采取的舉措分析,對散亂企業進行整合,建成有規模、高標準、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是必然趨勢,這樣做既能保證環境,又能保證產品的質量。盡管現在企業環保投入很大,尤其是礦山環保方面,但企業必須堅定信念往前走,因為只有這樣做,企業才有出路。如果猶豫或停滯,那么企業就無法生存。
編后語: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生產技術和市場都較為成熟,但許多企業礦山仍舊擺脫不了落后的生產模式,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仍是不爭的事實。北京水泥廠把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為水泥企業可持續發展創出了一條新出路,實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為國內水泥行業發展循環經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