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投資英國:中國有望參與英國高鐵項目

來源:中國經營網
時間:2013-12-06
摘要:近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帶動了中國企業投資英國的熱情。房地產與基建是中國對英投資目前最突出的兩個產業。報道稱,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外交名片。

近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帶動了中國企業投資英國的熱情。報道稱,12月4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帶著敲定好的60億英鎊合約結束了以“招攬生意”為目的的對華商業外交之旅。目前,英國已是中國對歐洲投資的最大接收國。


有分析人士表示,房地產與基建是中國對英投資目前最突出的兩個產業。報道稱,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外交名片,卡梅倫向中國企業敞開了投資英國高鐵項目的大門,12月3日在上海交大的演講時,卡梅倫再次表示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英國高鐵項目。


企業的英國機會


據騰訊財經報道,由于英國經濟開放,管制寬松,使其經常在主要歐洲經濟體中被認為是擁有最理想的商業環境。目前,英國已是中國對歐洲投資的最大接收國。


在英國投資,一個關鍵的商業好處就是能直接進入一個領先的世界金融中心。英國的債券交易占全球總量的70%,全球半數以上的外國股權交易在英國進行,全球外匯日交易總量當中更有32%是在英國進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英國金融領域的實力和廣度是中國公司獲得不同類型商業融資的一個關鍵優勢。而倫敦正在加速成為人民幣海外離岸中心的事實也將為中國企業融資帶來更大便利。


同時,英國是歐洲公司稅和個人稅收最具競爭力的國家,英國的總體稅收負擔遠低于歐盟平均水平。早前英國主要公司稅率30%,就已經低于其它主要歐洲經濟體,而據英國貿易投資總署中國區總管李凱琳女士向騰訊財經介紹,明年這一公司稅率或可將至20%。而英國的勞動力市場對用工者而言也更具靈活性。英國的勞動監管條例少于大多數其它歐洲國家,平均每周工作時間是43.1小時,而歐盟平均只有41.9小時。對于英國經濟的開放性,華為和中投這樣的企業都感受深刻。在美國都投資受阻兩大企業,在英國都能左右逢源。華為管理層曾直接表示:“英國是我們的最佳選擇,因為它是全世界管制最松、最為先進的電信市場。”


除了自身成熟健全的商業環境外,突出的商業機會也在為英國爭取到越來越多的商業投資。


“房地產與基建是中國對英投資目前最突出的兩個產業”, 普華永道中國北京咨詢服務部主管合伙人盧玉彪對騰訊財經表示,“英國的房地產由于在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相對穩定、沒有太大波動,使投資者對其市場有信心,對偏好固定投資回報的投資者吸引力較大。基建與房地產行業類似,回報穩定,而且整個英國基建的行業發展也較為成熟。”上述人士認為,對于英國高端消費品的投資雖然會有需求,但相對投資機會不如房地產與基建多。


根據專注于資本市場和商業房地產的獨立調查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簡稱 RCA)提供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從中國流向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總額為38億美元。


而英國政府2011年發布的一份《英國基建白皮書》中強調,“歷史上,英國對待基礎設施網絡的發展就一向是分散的被動的。投資并沒與跟上人口增長以及最大化基礎設施建設潛力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英國此前從沒有過清晰的長期計劃來維護與改進基礎設施。要保持全球競爭力,我們現在必須要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而引入新的投資者則成為英國政府在白皮書中首要提出的應對策略之一。這份史無前例的英國基建規劃書,為中國這樣的外國投資者進入大開方便之門,也成為這一兩年間英國基建項目投資熱潮的主要推動因素。


根據英國財政部此前的估計,到2015年,英國在能源、水務、交通、電訊和垃圾處理方面的資金缺口達到2000億英鎊。


另據報道,2012年,英國在兩個行業中成為了歐洲最大的海外投資接收國:商業服務和軟件業,英國分別占其市場份額的24%和34%。英國同樣是金融中介行業的首選投資目的地,占歐洲此類交易總量的23%,盡管這個行業在歐洲由于持續的信貸緊縮正在經歷全方位的萎縮。2012年,中國在英國的投資大多數集中于服務、能源、食品和采礦等行業,以及高端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業。


由于中國擁有額外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國有企業和各大公司最近正在利用英國在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上的資金需求,通過購買這些具有吸引力的資產,來獲得長期的穩定回報。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已經出資8億美元收購了倫敦希思羅機場運營商10%的股份,并且購買了英國最大的供水和污水處理公司泰晤士水務9%的股份。該基金曾多次表示,未來有意在英國進行更多的投資。與之類似的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最近在至少4項英國投資項目中斥資超過16億美元,其中包括一個供水項目以及倫敦和曼徹斯特的學生公寓和寫字樓項目。英國的寬帶基礎設施也獲得了大量來自中國電信企業的關注,尤其是華為。華為已經為英國的高速電信連接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這家電信業巨頭去年9月表示,到2017年公司將斥資13億英鎊支持英國的電信升級。此外,許多中國企業對倫敦奧運會的基礎設施也進行投資。


對那些希望提升其國際實力或者增強在本土市場競爭優勢的中國中小企業來說,它們越來越認識到英國雖然在運營成本上可能會略高,但在這里建立研發和設計部門是個不錯的選擇。英國正在利用其在創新和設計方面的歷史來吸引中國企業,這些努力已經引起了投資者的興趣,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制造商。英國政府剛剛出臺一項“專利盒”法,旨在通過激勵措施(包括減稅政策)來促進外商在英國的專利和研發方面的投資。另一方面,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一直迅速增長。就占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的百分比而言,來自中國的申請從2008年的15%上升到了2011年的25%左右。中國在四個領域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最大的國家,它們分別是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和工業設計。在未來的幾年里,中國對研究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渴望以及英國在支持創新和設計方面強大的文化背景應該是一個很有趣的組合。


中國有望參與英國高鐵項目


報道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消息,在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之際,有消息披露稱,中國計劃對英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數百億英鎊,僅HS2高鐵一項就達500億英鎊。


卡梅倫此行還將引入中資進入英國核能行業。報道稱,這是卡梅倫首相取得的一個勝利。卡梅倫一直希望增強英國與中國這一亞洲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貿易和外交關系。


英國政府正在尋求擴大其戰略交通項目以及能源項目的融資選擇,希望鼓勵中國投資英國。


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雙方同意在核電和高鐵領域推動合作,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表示,“希望中英合作能像高速列車一樣,在前進的軌道上不斷提速。”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卡梅倫率“史上規模最大”代表團訪華,高鐵合作也是兩國探討的重要議題之一。


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與卡梅倫會晤時表示,中國在核電、高鐵領域擁有安全的技術和較高的性價比,兩國加強合作前景廣闊,并可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希望中英合作能像高速列車一樣,在前進的軌道上不斷提速。”


此前,卡梅倫來華前發表演講時,就表示了對中國高鐵的興趣,“就英國高鐵項目而言,我非常歡迎中國方面投資于英國的基礎設施。”


12月3日,卡梅倫在上海交通大學演講時,針對“英國的高鐵項目面臨哪些挑戰”的提問,卡梅倫再次表達對中國高鐵的興趣。他說,中國有成熟的高鐵項目,英國目前正在規劃建設連接倫敦與伯明翰等城市的高速鐵路,并再次強調很樂意看到有中國企業前往投資。


這次卡梅倫訪華,中國網友向卡梅倫發出邀請時說,歡迎體驗中國北車“CRH380B高寒動車組”,這種車型非常適合英國的氣候環境特點。由于英國高鐵HS2項目跨度之大,氣候變化多樣,對于路基、鋼軌都帶來系列的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接受采訪時說,英國在鐵路的路基和鋼軌方面都達不到要求,以路基為例,“我們是以高架橋為主,變形少,而英國在路基設計方面穩定性不足,下沉嚴重。英國鐵路運輸只有幾百公里,而我們的高鐵運輸距離達到兩千多公里,溫差達10度以上,長距離運輸對鋼軌技術要求高,在鋼軌技術方面他們做不到。”


上述鐵路系統人士也提到,在競爭方面,中國高鐵已甩開歐洲高鐵,歐洲高鐵年事已久,其站場、車輛等系統的設計、材料、美感、控制技術、信息技術等都不如中國。

  據了解,鐵路輸出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軌道交通裝備的出口,屬于單純的貨物貿易;第二個層次是鐵路系統的出口,即不僅僅提供機車、車廂、信號系統等設備,而且鋪設整條鐵路,屬于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結合。

  王夢恕說,“我們當然是希望是整個鐵路系統的輸出,因為中國高鐵不僅是設備上,在土木工程方面具備了足夠的優勢,希望歐洲都用中國的高鐵,將整個南北歐聯結起來。”

  中國投資英國面臨的問題

  雖然目前中國企業對英投資的熱情高漲,諸多大手筆投資中,中國企業不少都是以財務型投資為主,尋求穩定的投資回報,尤其現階段基建項目投資,對所投項目的管理控制權相對有限。

  中投國際先后購買的泰晤士水務9%的股份,英國希思羅機場控股公司10%的股份,雖已能在董事會獲得個別席位,但話語權還是相對有限。

  備受關注的英國高鐵項目雖然被中國總理李克強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多次提及,但中方究竟會以何種方式參與HS2依舊不明朗。《每日電訊》曾報道,中國將向英國基礎設施進行數百億英鎊的投資,其中包括對英國HS2高鐵的500億英鎊投資。但《金融時報》亦透露,此線建設投資將全部來自英國的納稅人,中國只能申請運營權或投建沿線的外圍項目的信息。

  之前,中國投資欣克利角核電站引發了更大的爭議。中廣核和中核將攜手法國電力參與英國20多年來首座核電站的建設,總投資達160億英鎊。常年在英國生活的李寧也向騰訊財經透露,因為核電站的敏感性,英國國內對于此項投資爭議很大,并舉行了公開辯論。卡梅倫頂著巨大的壓力支持中國的投資。10月,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議員選擇中廣核所屬臺山核電站作為訪華行程最后一站,以支持中國核能企業投資英國核能建設。但根據《金融時報》報道,按照意向書,此項目將采用阿海琺的EPR核電技術,中方企業只以財務投資者的身份介入,持有少數股份。

  無論如何,核電建設、運營、研發等綜合實力得到國際認可,才是中國核電業真正的目標。不止核電業,隨著海外投資的深入發展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經驗的增加,尋求更多的控制權,以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而不僅僅是坐收出資方的財務收益,會成為中企海外收購的下一步考驗。而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牽頭的財團對英國天然氣分銷公司和英國水務公司都是100%的持股權,其在海外長期運營操作積累的經驗可資借鑒。

  雖然中國對英投資已經成為了中國對歐洲投資的火車頭,幾乎連年翻番。但中國對歐洲投資,在歐洲3萬億歐元的外來投資存量中仍不到1%。歐洲對華投資占歐洲4.2萬億歐元對外投資總量的2%至4%(取決于是否計入香港),這與歐洲對美投資規模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占歐洲對外投資總量的30%。即使是在英國所吸收的海外投資中,中國企業也是剛開始追趕。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延伸閱讀

  卡梅倫的中國訂單背后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酷愛拆臺的英媒繼續變本加厲地嘲諷自家首相大人“兩面派”;一離開唐人街的卡梅倫則迅速入戲金牌銷售角色。

  只不過今年隨行訪華商團的規模再度刷新前次紀錄,卡梅倫的姿態也更加謙卑,到北京的專機還沒停穩,卡梅倫已經信誓旦旦:“英國將做中國在西方世界最強支持者。”并且在大多數歐盟領導人還不以為然的時候,熱情呼吁加快與中國簽署歐中全面貿易協定。

  先來看看卡梅倫上次訪華時的銷售成績。

  其中最大一筆訂單是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英國勞斯萊斯公司簽署。勞斯萊斯公司向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16架空中客車A330飛機提供引擎,僅這筆訂單總金額就約為7.5億英鎊,同時還有3億英鎊的對英投資。

  同時還有包括德爾坦集團、貝諾有限公司等12家英國企業簽署了共12項合同和諒解備忘錄,這些協議分別涉及綠色技術轉讓、城市規劃、房地產開發、軟件支持和維修、碳足跡和能源利用、高校間人才建設、燃氣工程技術的培訓和管理服務等。

  另外,英國樂購集團將投資20億英鎊在中國設立購物商場;在金融領域,當時中英簽署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研究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英國金融企業將獲得中國金融市場 的優惠準入;兩國政府還簽署了教育合作框架協議,以大幅增加前往英國學習的中國語言教師的數量。

  據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黑格介紹,卡梅倫訪華期間簽訂的新商務合同總價值高達17億英鎊。

  不過三年前的紀錄被卡梅倫本次來華首日的一條微博輕松超越:“我見證了捷豹路虎簽署在中國銷售45億英鎊的合約。”根據此協議,捷豹路虎將于明年向其中國的銷售公司提供10萬輛汽車。

  在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后,兩國簽署了在投資、科技創新、金融、司法、文化、衛生等領域10個合作文件。

  除了捷豹路虎的大禮包外,其他銷售成績還包括:英國醫療局與中信信托、英國禾碩優質養老與江蘇亞東公司等在內的中英機構與企業,簽訂了一系列的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總值逾1.5億英鎊;英超聯賽與中超聯賽簽署協議,共同開展合作項目。

  英國已成為中國第四大投資目的地國。在過去18個月,中國對英投資額超過此前30年的總額。僅去年中國企業在英投資并購金額高達80多億美元,相當于中國當年對外直接投資的近1/8。

  英國最渴望的投資集中在新能源和基建領域,這方面中國公司出手闊綽:比如已經有中國企業為英國1995年以來建造的首家核電站提供資金;中國投資公司擁有泰晤士水務8.7%的權益;中國還投資于希思羅機場,而如果英國在泰晤士河口修建一座新機場的計劃實施,中國很可能再做出大筆投資,更別提High Speed 2鐵路線、風電場和為倫敦修建新下水道系統了。中國工商銀行將向曼徹斯特機場的一個商業區投資6.5億英鎊,預計在未來15年里可創造1.6萬個就業崗位;大連萬達和英國的總部基地達成了開發倫敦南岸地區的協議;而平安保險(Ping An)則買下了倫敦的勞合社大樓。

  不過,幾張皆大歡喜的合約不可能是中英兩國關系的全部,首相大人也畢竟不是真的全職銷售,在國內已經下了政治成本的卡梅倫,大概還要更多考慮下訂單之外的事情。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