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寧波市環保局聯合國土資源和路政部門,對奉化市的兩座采石場進行突擊檢查。
“根據前幾年寧波市顆粒物形成機理研究結果表明,揚塵是寧波PM2.5第二大生成源,占28%多。而在揚塵中,來自礦山的污染占到了很大比例。”寧波環保局生態處處長江講到。
“綠色礦山”沒有綠色
才剛走進奉化市莼湖鎮的南岙礦山,聯合執法人員就看到了礦山里漫天的塵土。在采石場的門口,還有一個大大的標牌:市級綠色礦山。
旁邊還設有一個崗亭,里面放置了一管水槍。但裝滿砂石的運輸車出去的時候,根本沒做任何停留。甚至,車子進出后,路上都會揚起滾滾“白塵”。
“按照規定,車輛出去的時候,應該用水池或水槍對車輪進行清洗,防止把塵土帶到道路上。”市國土資源局李東副調研員說,同樣,廠區內的道路也要經常用灑水車進行灑水除塵。
進入礦山后,沙塵越來越大。在一臺碎石機邊,執法人員發現碎石的時候,沒有噴淋設施在運行;堆場里的砂石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風一吹來,細細的砂石就會隨風四處飄散。同樣,在裝載砂石的時候,也沒有開啟噴淋裝置。
“評選綠色礦山的時候,必須有噴淋裝置等環保設施。但現在,有些礦山負責人為了節省成本,加上今天是雙休日,這些設施就沒有開啟。”李東說。
而在礦山負責人聞訊趕來后不久,一輛灑水車就開始在廠區內進行灑水,碎石機上的噴淋裝置也開始啟動。
這也讓執法人員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噴淋后的污水沒有進行處理,直接就沿著山坡排放走了。“這些污水清洗過砂石,因此里面含有泥沙,以及礦山的特殊污染因子。因此需要污水池進行沉淀處理,并進行循環利用。”江立生說。
溪邊樹木被“悶”死
隨后,在附近另一家采石場,執法人員看到了更觸目驚心的一幕。廠區里一片白茫茫的煙塵,道路上積起的塵土起碼在2厘米以上,人一走過,就會帶起一片煙霧,弄臟鞋子和褲子,讓人的眼睛也很難睜開。
在采石場的旁邊有一條小溪,小溪里已經基本沒有水了,僅剩的水也呈現與眾不同的奶白色,積起的淤泥卻很厚。“這都是采石場噴淋砂石后產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溪里的緣故。”江立生說。
在小溪的另一邊,有一排樹木,現在已毫無生機,表面蒙著一層厚厚的塵土,看不出一絲綠色。有的樹木葉子完全掉光了,有些樹木的樹葉則變得枯黃。“這些樹木應該是被沙塵給"悶"死的。”
廠區內,碎石、裝載、堆場等環節,也沒有看到有噴淋設施在啟用。
同樣,在礦山負責人聞訊趕來后,廠區內的噴淋設施開始啟動,灑水車也在道路上灑了水。負責人解釋,剛剛就是在維修這些環保設備,所以才沒有開啟。
本周開始嚴查礦山
但江立生對此表示“完全不可能”,“采石場除了開采過程中外,在運輸過程中,同樣也會造成揚塵污染。”
為此,從本周開始,環保部門將聯手國土資源和路政部門,對寧波所有采石場繼續突擊檢查,一旦發現嚴重環保問題,將查處一批,取締一批。
國土資源局的李東也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對“綠色礦山”稱號引入淘汰機制。一旦在檢查中發現被評選為省市級綠色礦山有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將取消“綠色礦山”稱號。
至于對昨天檢查的這兩家采石場,市環境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將進一步調查取證,然后對企業做出相關處罰。
“按照相關法規,我們對這兩家企業的違法情況將進行相應罰款,并督促整改落實。”這名負責人說,如果情節嚴重的話,他們還可以責令企業停產整治。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