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7月,山東省高調宣布了2013年~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而去年年終的成績單卻讓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十分遺憾。因為這一年度,山東的空氣質量不但沒有改善,污染狀況反而大幅反彈,將前兩年的治理成果吞噬殆盡。
去年7月,山東省高調宣布了2013年~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而去年年終的成績單卻讓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十分遺憾。因為這一年度,山東的空氣質量不但沒有改善,污染狀況反而大幅反彈,將前兩年的治理成果吞噬殆盡。
未降反升,山東大氣污染治理先失一局。
大氣污染反彈
2013年冬季,有幾次霧霾襲擊山東,人們已經記不清。但山東是全國范圍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省份是不爭的事實。
拿1月17日的狀況來說,環保部數據顯示,山東全省17市有16個達到重度、嚴重和極其嚴重污染,其中10個屬嚴重污染。唯一未達到重污染的東營也屬于中度污染。
這一天,全國空氣最差10個城市中,山東占了5個,濟寧、濟南、菏澤、聊城、淄博同時上榜。
去年是實施《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第一年。按照這一規劃,2013年到2015年是治理大氣污染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到2015年空氣質量要比2010年改善20%以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山東省將能見度大于10公里稱為“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但據統計,去年這一年,山東17個市“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平均天數為158天,僅占全年天數的43%。
同時,按照國家2012年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山東省17城市,包括一向以“空氣好”著稱的威海、日照等,環境空氣質量均未達到二級標準(即空氣質量為“良”)要求。
張波說,“別忘了半拉山東在海里,這說明另一半內陸城市的污染還要嚴重得多?!?“我們17城市全軍(覆沒),全部不達標。”
張波在去年山東省環保工作年度會議上列舉了下面的數字:2011、2012年山東省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曾經連續兩年下降。但是2013年以來污染反彈十分明顯,一年的污染反彈幾乎抵消了前兩年的治理成果。
反彈之因
面對不降反升的尷尬局面,張波認為是因為許多治污項目剛剛完成,尚未完全發揮作用,對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但這些努力會在以后見到效果。
雖然如此,大氣污染物反彈的局面也說明治理大氣污染之難,遠不是制定個規劃、喊幾句口號那么簡單。
反彈的深層次原因則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山東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歷史時期,環境污染總體十分嚴重,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新增壓力很大,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承載力不足的矛盾十分尖銳,環境保護的形勢異常嚴峻?!?br />
山東大氣污染的結構性特點是,在顆粒物污染中,大顆粒物多,而大顆粒物最直接的來源就是揚塵。
張波說,揚塵本應該是大氣污染治理中最容易的部分。但現實卻是幾個部門管不住這小小的一粒塵。
來自山東省環保廳的信息,2013年僅濟南市的開工工地就達5800多個。未采取嚴格防護措施的這些工地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揚塵。
該省環保廳副廳長謝峰透露,有的市僅2013年拆遷面積就有1500多萬平方米,相當于前5年,甚至前10年拆遷面積的總和,城市大拆大建、管理粗放,造成揚塵污染嚴重。
日前,山東省環保廳公布了破壞或干擾自動監控設施、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17家企業名單,其中廢氣企業16家,污水處理廠1家。在這17家企業中,有12家通過修改自動監控設備參數等軟件手段弄虛作假,5家通過破壞采樣系統等硬件手段弄虛作假。
山東省環保廳已經對上述17家弄虛作假企業進行了通報、頂額罰款、實施掛牌督辦等處罰,并將2起符合移交條件的案件移交山東省公安廳處理。其中1起案件已結案,案件的指使者企業環??瓶崎L和案件的實施者企業車間主任均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能到山東省“兩廳”辦理的環保案件,以行政拘留5天作為結果,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環保執法之難。
如何“死磕”
去年的反彈吞噬了過去兩年的治理成果,這意味著山東的空氣質量又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
距離《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中確定的第一階段只剩下了2年時間。山東省雄心勃勃的“治氣”規劃面臨嚴峻考驗。
下一步怎么辦?張波用了“死磕”一詞表達“治氣”的決心。
在前述山東省環保工作會議上,張波說,從今年起,“大氣環境質量逐年改善”這個區域發展約束性要求將納入對領導干部的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體系,甚至加大考核分量。山東還將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制度,“省市兩級財政撥款,17市誰大氣質量改善了,就給誰發錢補償,誰污染惡化了就向省里交錢。一季度一結算,結果向媒體公布?!?br />
日前,山東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橫向生態補償制度進行了明確。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今年將建立基于大氣環境質量的生態補償機制,省、市兩級均設立大氣環境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對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改善的市,由省級給予補償;對大氣環境質量同比惡化的市,由市級向省級賠償?!?br />
此前,張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山東人好面子,每月公布各市的空氣質量排名,排名靠后或者同比本市空氣質量下降的市領導就會覺得沒面子,就會采取改進措施。
現在看起來,“面子”解決不了問題。但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制度能發生實效嗎?這也是將來需要考證的問題。
編輯: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