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7日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分析人士表示,在產業協調及治污聯動兩大主旋律下,京津冀協調發展將掀起城市圈及城鎮化發展的一股洪流,將為京津冀三地諸多產業特別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及生態環保產業帶來諸多投資新機遇。
2月27日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分析人士表示,在產業協調及治污聯動兩大主旋律下,京津冀協調發展將掀起城市圈及城鎮化發展的一股洪流,將為京津冀三地諸多產業特別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及生態環保產業帶來諸多投資新機遇。
催熱環首都城市群建設
習近平指出,要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著力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
事實上,萬科、保利、五礦、合生等眾多房地產企業早已聞風而動,紛紛進駐香河、燕郊和廊坊等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地區。環北京的河北十幾個區縣很快迎來圈地運動,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價飆升。但是,目前來看,環首都的河北縣市因沒有產業支撐大多成了睡城,并未解決北京人口和交通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來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將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未來,北京把部分產業向周邊的河北縣市轉移將是協調發展的重點工作,這樣才能疏散北京人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透露,河北省與北京市已經達成一個協議,北京市要疏散500萬人口到周邊地區。
據悉,北京第二機場選址在北京大興區和河北固安縣,未來固安縣將會承接部分北京的產業。此外,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將整體遷至河北廊坊市,這意味著產業轉移真正開始。
鄭新立表示,河北很想接收過來,但是河北建設用地也嚴重短缺。建議去把重慶“地票”經驗學過來,一定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為承接產業轉移,未來河北省的相關縣市將在建設用地制度方面有所突破,房地產市場有望更活躍,環首都樓市或被再次催熱。
環首都生態示范區加速落地
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被提到政策突出位置,而設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成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之一。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了解,一直以來,建設環首都生態經濟示范區近年來不斷被業界及地方政府層面提及,而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京津冀地區有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的主陣地之一。
27日的座談會明確提出,京津冀三地未來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
作為環首都經濟圈建設中的一環,生態建設在其中的重要性不斷受到學者及政策層面的重視。相關專家指出,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兩市從西、北兩面環抱京津,既是京津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生態屏障,又是京津建設國際大都市不可或缺的腹地條件。干旱、高寒、多風、土地瘠薄等惡劣的自然條件,以及京津生態屏障和水源地功能,給這一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了雙重抑制,導致出現大面積的環首都貧困帶現象。針對環首都貧困帶、生態脆弱區的耦合,各界提出了多種解決思路,包括跨區域生態補償、異地開發、生態移民等。
專家指出,國家大力提倡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無疑將給環首都經濟圈的生態建設注入新的動力,特別是在圍繞一系列跨區域生態建設所涉及的資金統籌安排方面將獲得國家政策的大力傾斜。
市場分析人士也認為,生態示范區建設有望帶動起當地大氣、水和土壤等污染治理項目快進步伐,以及防風固沙、農田及城市園林等生態修復工程的大力發展,但目前最緊要的是以大氣污染防治的區域聯動,治霾將成為京津冀生態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最先釋放市場需求的領域。
鄭新立此前曾對媒體透露,除目前已出臺的霧霾治理政策外,環保部還在抓緊制定《京津冀地區聯合治理大氣污染行動計劃》,一共十條,措施非常有力,這十條措施出臺后可能對環保投入形成一個熱潮。
編輯: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