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政協委員呼吁:讓“城市礦山”真正成為地上財富

來源:新民網
時間:2014-03-14
摘要:“資源有限,市場無限。地下的資源都轉移到地上了,應把這些資源充分再利用,讓‘城市礦山’真正成為地上財富。”全國政協委員、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對記者說,為此,他已多次在“兩會”上呼吁。
  “資源有限,市場無限。地下的資源都轉移到地上了,應把這些資源充分再利用,讓‘城市礦山’真正成為地上財富。”全國政協委員、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對記者說,為此,他已多次在“兩會”上呼吁。
  
  “工業垃圾”利用率低
  
  資料顯示,現全球80%可工業化利用的礦產資源區從地下轉移到地上,并以“垃圾”形態堆積,可見“城市礦山”開發具有必要性、緊迫性。
  
  去年,國務院下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城市礦山”示范工程列為重點工程,加快了我國在建的30個技術先進、環保達標、管理規范、利用規模化、輻射作用強的“城市礦山”示范基地建設。
  
  駱沙鳴說,開發“城市礦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國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戰略,也是我國經濟安全發展的科學要求,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有效途徑。
  
  駱沙鳴說,現在回收企業存在裝備水平低、小、亂、散等問題。如何將“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發展方式轉變為“合理生產、節約消費和循環利用”發展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快我國“城市礦山”健康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贏,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張元龍說,我國工業固體廢料的利用率不到60%,其余被處置和儲存。但是廢品回收系統不暢,利用新技術的循環經濟體原料不足,大量可利用固廢物往往通過社會收購渠道進入地下黑工廠,并生產出沒有安全保障的產品。再加上對正規循環經濟企業稅收優惠不足,進口有價值廢料限制過嚴,科技投入不足。因此,對垃圾資源化處理成效不高,遠遠跟不上產生垃圾的速度。
  
  分類化、資源化是唯一出路
  
  中國統計年鑒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產生固體工業廢料32億噸。城市生活清理垃圾1.7億噸。如計入農村和城市廢品回收量,城市垃圾估計在5億噸以上,廢水684.8億噸。
  
  “若計算一下10年、20年、30年后的總量,那問題該有多可怕!”張元龍說,到2025年中國城市垃圾將上升到14億噸。“如果不采取行動,你一定能看到垃圾圍城的壯觀景象。”張元龍說。
  
  他說,“垃圾放對了是資源,放錯了是禍害。因此分類化、資源化是解決垃圾問題的唯一出路。”
  
  張元龍說,資源化是對垃圾處理無害化的最佳出路。我們不是一個資源大國,變廢為寶應是我們垃圾處理的特色。現在,我國還停留在垃圾處理而非管理的階段,垃圾處理總體還停留在物流的水平,也就是垃圾搬家,很多垃圾處理設施還談不上分選資源化等系統處理,資源化空間還很大。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總經理畢建國有著深切感受。他說,“我們正在做一項新的項目,將所有的植物油、動物油變成生物柴油,特別是將餐飲廢油變成生物柴油。”
  
  畢建國說,生物柴油主要是植物油和動物油通過技術轉換而成。他說,中國還有大量閑置的土地,雖然這些土地自然條件不是太好,但對一些油料作物,特別是一些新開發的品種,完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又能和新農村建設、新的農業經濟結合起來。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在靈壽縣開始種植這些油料作物,培養一些新的品種,為未來的成品油提供新的原料資源。這些植物靠大自然的光合作用生產,對大氣環境也會有改善。
  
  駱沙鳴建議,應推動“城市礦山”的多元化回收、集中化處理、規模化利用,建立各種廢棄物回收利用技術污染控制規范、再生產品的質量標準、再制造產品的質量認證制度、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評價標準和各類再生資源加工園的評價體系,加強“城市礦山”的監管,促進“城市礦山”產業規模化、生態化、精益化發展。
  
  綜合施策變廢為寶
  
  數字顯示,2010年至2012年3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51億元,支持建成湖南汨羅循環經濟工業園等29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49個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試點、27個循環化改造園區,推動了循環經濟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極大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了環境,也更多地惠及了民生。
  
  據了解,“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目前已覆蓋25個省市,基本輻射全國,全部建成后新增再生資源處理量將達到3500萬噸,成為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骨干和支柱,并將對循環經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我國“城市礦山”產業已初具規模,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達10萬余家,從業人員1800余萬人,年產值達5000萬元以上,計劃在2015年達1.5萬億元。
  
  “但各地發展不平衡,仍存在回收體系不完善、市場秩序混亂及再生資源企業技術落后等問題。”駱沙鳴對記者說。
  
  “需要政府有更多的財稅政策導向,包括土地、投資、價格、財稅、金融等配套政策進行綜合施策。”駱沙鳴說。
  
  駱沙鳴建議,進一步完善對“城市礦山”示范基地建設及產業服務體系,使示范基地建設沿著回收體系網絡化、產業鏈條合理化、資源利用規模化、技術裝備領先化、基礎設施共享化、環保處理集中化和運營管理規范化等目標發展。
  
  他說,應支持延伸從回收、拆解到深加工的循環產業上下游的全產業鏈。支持再制造工程技術研發、再生產品安全檢測、再制造產品的質量鑒定等服務平臺建設。
  

  “應制定‘循環社會法’,以法制推進垃圾分類投放、系統回收、循環經濟產業規模發展。”張元龍說。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