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解過剩產能與淘汰落后產能,是既有關聯又有不同的兩個問題。落后產能的淘汰范圍,是不論這個行業的產能是否過剩,對落后的東西都要予以淘汰;對于產能過剩行業中的落后產能,更應及時堅決予以淘汰。
化解過剩產能與淘汰落后產能,是既有關聯又有不同的兩個問題。落后產能的淘汰范圍,是不論這個行業的產能是否過剩,對落后的東西都要予以淘汰;對于產能過剩行業中的落后產能,更應及時堅決予以淘汰。
由于種種原因,非落后產能在鋼鐵、水泥等行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過?,F象。有結構性過剩、階段性過剩,也有政策因素導致的過剩。應當清醒認識到,供求關系的不均衡是長期的和絕對的,供大于求是市場競爭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產能的適度過剩是正常、必要的。因此,需要解決的是過度和絕對的過剩。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化解產能過剩也要借力改革,充分運用好市場機制。仔細推究,部分行業之所以產能嚴重過剩、存在大量落后產能,可以歸結為企業盲目投資、地方政府助推、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及外部影響等。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必須堅持尊重市場規律,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如果政府過多、過深、過急地介入其中,可能會背上沉重包袱,也會滋生新的、有悖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目標的問題。
當然,同樣重要的是,要像管住“大吃大喝的嘴”一樣,毫不留情地管住“濫批亂建的手”。眼下,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最緊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果斷停止過剩產能行業項目的審批和建設,毫不留情淘汰一切落后產能。惟其如此,才能確保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真正做到壓下來,絕不再反彈”這一調整目標。
作者:褚平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