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行業一直以來是依靠國家基建投資帶動行業擴大規模和增長,而目前來看,穩步增長是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很難有太大規模的國家基礎建設投資,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速度預計將由高速轉為穩增長的態勢。而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以及環保治理導致淘汰落后產能這兩大因素的推動,預計2014年混凝土市場價格將穩中有升。
2013年全國部分城市保障房建設完成情況一覽
(來源:新浪房產)
2013年各地區混凝土(C30)月度均價走勢(元/立方米)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2013年各地區水泥(P042.5)月度均價走勢(元/立方米)
(來源:數字水泥網)
2013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額增速
(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3年混凝土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態勢,年初由于下游市場需求不佳,多數地區混凝土市場價格趨于平穩,華北、西南地區上半年混凝土市場均價維持在330元/立方米,華東、西北、東北地區除了4、5月份有過一次小幅探漲,上半年走勢較為低迷。下半年,由于上游水泥市場產能過快增長勢頭受到遏制,新增產能大幅減少,也助推了多地區混凝土市場價格大漲。而9月之后,由于政府加大了對非法采砂的管理力度,市場供需緊張,砂石價格也一度水漲船高。混凝土市場迫于原料水泥及砂石的雙重成本壓力,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區混凝土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各地區年末收關價大多處于年內高位,也較2012年同期市場價同比上漲。
區域情況
2013年,原材料成本升高讓混凝土企業感到不小的壓力,政府加大環保力度導致水泥供給收縮,不少公司也自律主動收縮供給,導致不少地區水泥價格上漲超過預期,而下游混凝土價格也迫于成本壓力隨之跟漲。從各地區的情況來看,華東、中南及西南地區漲幅最為明顯,華北及東北地區則表示差強人意。
華東地區:自4月旺季以來,市場庫存的集中釋放帶動了混凝土市場價格的走高,全年呈現上揚走勢,年末市場價格較年初上漲近60元/立方米。9月之后,華東地區受到原材料運費攀升,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同時多數混凝土企業原材料庫存量下降速度明顯,因此混凝土價格不斷上漲。直到年底,華東地區受降雨降溫及節日臨近的影響,下游需求環比前期略有下降,企業庫存相對偏低,價格才趨于平穩。
華北地區:2013年全年混凝土價格穩中走低,由于市場需求持續疲弱,表現不盡如人意,全年均價維持在320~340元/立方米。由于上游水泥市場沒有明顯上升趨勢,因此混凝土價格也很難有所突破。年底京津冀地區下游需求進一步減少,企業發貨量降至六成左右,價格穩中略有上漲。
東北地區:2013年混凝土市場表現穩定,4月初隨著建設項目的逐步啟動,混凝土市場價格隨之走高,4月份混凝土報價較年初上漲20元/立方米。從10月開始,東北地區水泥企業陸續停窯,對全國水泥供給總量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年末混凝土價格也有所攀升。
中南地區:上半年混凝土價格大穩小動,均價維持在310元/立方米左右。10月份,深圳多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受前期“海砂門”事件影響被責令停業整頓。深圳市的混凝土價格因供求關系變化出現上漲。由于多家混凝土攪拌站被責令整改,其他混凝土攪拌站的混凝土價格也都隨之跟漲。
西南地區:2013年混凝土市場價格走勢穩中有升,下半年略好于上半年。下半年四川、重慶和云南等地受雨水天氣影響,下游需求并不理想,但由于企業庫存較低,所以價格仍以平穩為主。年末,西南地區除云南、西藏兩地價格保持穩定外,其余3省市混凝土價格均出現了變動,其中,四川、重慶兩地因需求上升,區域混凝土價格有所上調。
西北地區:因天氣較冷,市場啟動晚于南部,年初混凝土價格一直處于低位,下半年隨著建筑項目的逐步啟動,混凝土價格也呈現穩中走高的態勢。10月中旬,甘肅地區由于原材料供應不足、車輛限行、大氣污染治理、水泥漲價等問題,混凝土企業均上調報價,上調幅度在15~30元/立方米,市場價均在380元/立方米以上。
2014年春節過后,各地區受到雨雪天氣的影響,混凝土市場緩慢啟動。目前東北地區市場尚待復蘇,華北、華東地區天氣影響減弱,混凝土需求也將逐步恢復,中南、西北、西南地區以觀望為主,需求稍有回暖,價格均存在上漲機會。
投資情況
房地產是混凝土市場主要的下游需求行業,房地產投資對整個混凝土市場影響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13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9.8%,增速比2012年提高3.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58951億元,增長19.4%,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5%。各地區中,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4797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中部地區投資19045億元,增長20.8%,比上年減少0.9%;西部地區投資18997億元,增長22.6%,比上年減少0.5%。
2013年以來,雖然受“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房地產市場一度出現較為低迷的狀態,但這并不能擋住我國房地產市場投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從數據來看,2013年前兩個月全國房地產投資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呈現出增速明顯反彈趨勢,宏觀經濟溫和回升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直到2013年,房地產市場可謂是“高燒不退”,但從2014年開始,在宏觀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市場人士對未來的房地產并不看好,房地產市場或將趨于理性,2014年可能較2013年降溫。
保障房建設是我國混凝土市場良好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根據“十二五”規劃,我國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自2011年~2013年,全國保障房累計開工建設2490萬套,已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近7成。近幾年,我國保障房在建量逐年減少,2011年~2013年,保障房新開工量分別約為1000萬套、700萬套和600萬套,而住建部表示2014年保障房新開工量將與2013年基本持平。預計保障房投入量的不斷減少將對混凝土市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鐵路建設方面,對于高性能、耐久性的混凝土需求量很大,因此對于混凝土市場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2013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638億元,投產鐵路新線5586公里,其中高鐵1672公里。2013年上半年,各地鐵路項目啟動緩慢,其中多條高鐵出現停工、放緩或推遲建設的現象,資金缺乏則是主要因素,資金短缺嚴重制約了鐵路建設的發展。上半年鐵路建設開工不足也對混凝土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沖擊。2014年,國家計劃安排鐵路固定資產投資6300億元,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將以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為建設重點。此外,引入民營資本將是今后鐵路建設發展的方向,鐵路屢屢負債是倒逼向民營資本拋橄欖枝的主要原因。鐵路投融資改革將有望緩解鐵路資金問題,也為鐵路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除了城際鐵路建設,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已進入快速發展期,預計建設熱潮至少持續10年以上。2013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大連、長春、福州、西安等城市舉行了地鐵車輛的大量招標,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迎來高漲。至2013年年底,我國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累計達80條,運營總里程達2400公里,運營車站達1600座。預計2014年,在既有和新開工項目雙高的作用下,軌道交通投資需求將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3200億元。投資較大的有上海、北京、重慶、武漢、西安等城市,軌道交通預計未來將成為混凝土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展望
混凝土行業一直以來是依靠國家基建投資帶動行業擴大規模和增長,而目前來看,穩步增長是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主旋律,未來很難有太大規模的國家基礎建設投資,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速度預計將由高速轉為穩增長的態勢。而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以及環保治理導致淘汰落后產能這兩大因素的推動,預計2014年混凝土市場價格將穩中有升。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