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水泥價格已經出現連續上漲趨勢,漲幅達0.38%。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增長措施的經濟政策,將帶來鐵路投資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提速,進而帶動水泥需求將在二季度出現較好的增長趨勢。
受部分地區住房限購放開傳聞刺激,地產板塊大漲的同時刺激水泥板塊大漲,近日水泥建材板塊上漲幅度僅次于房地產板塊。
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水泥價格已經出現連續上漲趨勢,漲幅達0.38%。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增長措施的經濟政策,將帶來鐵路投資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提速,進而帶動水泥需求將在二季度出現較好的增長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水泥價格之所以走強,有以下四方面原因。第一,隨著房地產限購及再融資等政策的不斷松綁,房地產可能再度帶動經濟復蘇,對上游的水泥形成了正相關的刺激作用;第二,幾年前,在4萬億元投資方案的刺激下,各地都上馬了不少中小水泥企業,而現在隨著國家對高耗能企業的限制,大量中小水泥企業關停,導致供給減少。第三,就是季節性因素,寒冬臘月不適合基建工程開工,而目前這個時點正是開工的旺季;第四,今年保GDP的任務還是非常重,可能仍需要拉動投資來保GDP穩定,水泥有剛需。
行情優于大多數周期行業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水泥下游需求基本全部恢復,需求和去年同期相當,但目前華東水泥企業的噸凈利是去年同期的2倍,原因是去年四季度出現邊際供求改善累積效應臨界點,故今年水泥企業盈利大幅增長確定性較大。
橫向對比來看,水泥是在目前的宏觀大背景下少數能夠出現價格持續上漲的周期性大宗品,水泥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在2013年以來保持在相當理想的狀態,背后的原因就來自于行業供給格局在改善——新增供給少;集中度提升,大企業定價能力加強。首先,從直觀的新增產能數據來看,水泥在各個周期性行業中首先進入供給周期的尾聲;其次,除了直接的新增產能數據以外,水泥行業是周期性行業中具有區域定價能力的產品,水泥的銷售半徑一般只有200公里左右,在相對封閉的區域內大企業通過協商溝通,就能夠將區域市場價格穩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從而保證企業的盈利能力。
縱向對比來看,首先從全國供需角度,2014年全國熟料產能同比增速大約在4.1%~4.7%左右。從產能利用率角度來看,只要2014年水泥需求增速高于4%~5%,全國范圍內水泥行業盈利能力就將維持高位甚至出現改善。如果觀察各個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2014年均沒有新增產能投放,因此只要區域內水泥需求不出現下滑,區域景氣和供需格局就能夠持續向上。其次按照歷史經驗,一季度是全年價格的低點,從2014年年初的市場表現和價格波動情況來看,全國各個主要市場一季度價格已經高于2013年平均水平,因此2014全年均價也將大概率高于2013年平均價格,由于基數原因,預計上半年大部分水泥公司業績(一季報、中報)將繼續高增長。
業績增速加快帶來高收益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3月底以來水泥企業出貨逐漸轉好,水泥價格已經止跌回升。綜合來看,目前水泥股估值在底部,上半年業績有望高增長,基本面相對其他投資品更堅挺,二季度進入“穩增長”窗口期,這些都有利于股價的持續反彈,水泥行業至少階段性具備超額收益表現。
研究發現,業績增速加快或者底線政策預期都能夠導致水泥股取得超額收益。
首先,業績增速能夠解釋歷史上大多數取得超額收益的季度樣本。20個超額收益季度中有12個季度均是由于業績增速加快所導致的,在這些時間段中,行業供需格局景氣向上,水泥企業盈利水平從周期底部反彈,業績增速由負轉正。如果剔除2006年四季度至2007年二季度、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以及2012年三四季度三個時間段,我們可以發現業績增速環比差值和水泥行業超額收益率具有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
其次,底線政策預期是水泥股出現超額收益的另一大原因。無論是2008年下半年還是2012年下半年,由于經濟周期下滑至政府容忍底線導致的刺激政策的出臺是水泥股出現超額收益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雖然兩次刺激的力度相差甚遠,但是“底線思維”的托底政策對市場能夠產生正向預期,水泥股就能夠出現超額收益的機會。
總之,目前水泥股估值在底部,上半年業績有望高增長,基本面相對其它投資品更堅挺,二季度進入“穩增長”窗口期,這些都有利于股價的持續反彈。
今年行業景氣向好
今年兩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年要淘汰水泥4200萬噸落后產能,確保“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完成。
根據工信部的要求,3月31日前各省級主管部門要提出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年),6月底前提出本地區在建違規項目和建成違規項目的具體處理方案。同時,各省市也都提出了具體的減產能計劃,河北省到2017年將壓減6000萬噸水泥產能,江蘇省一律不再審批水泥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針對行業準入門檻及優惠政策,監管部門提出要修訂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修訂水泥產品國家標準,研究調整資源綜合利用優惠政策。
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水泥產量達到24.1億噸,同比增長9.6%,增速比2012年的7.4%提升2.2個百分點。全國熟料產量13.6億噸,同比增長5.6%,低于水泥產量增速。全國新增熟料產能0.94億噸,較2012年新增產能1.6億噸有明顯回落。全國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1億元,同比繼續下滑6.5%。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落,顯示出未來行業供給端壓力繼續減輕。業內人士普遍預計,2014年水泥行業新增產能在6000萬噸左右,新增產能壓力明顯減緩。
對于今年水泥行業的整體情況,多家機構預測認為,華東、中南有望保持行業景氣繼續向好。華北由于供給收縮可能超預期、西南因區域內行業整合出現新局面,行業景氣或將觸底反彈。水泥行業目前的變化主要在于環保和淘汰過剩產能帶來的供給顯著收縮,在此背景下,即使房地產投資有所放緩,但維持7%以上的GDP增速將使得今年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會顯著下降,水泥需求仍有增長,而供需關系將有效改善,行業將保持較高景氣度。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