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民先生是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負責人。擔任多家混凝土相關協會的委員理事長,長期從事現代混凝土技術的科學研究工作,科研成果成功應用于工程建設。學術著作《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技術與工程應用》以其理念的先進性和技術的實用性受到行業廣泛好評。研究領域涉及高品質骨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新型礦物摻和料、高性能混凝土理論與實踐。“低品質摻合料優化技術及其在混凝土中的高效利用”項目獲2012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SCI、EI收錄近20篇。
宋少民先生近照
據了解,宋少民先生本次的演講主題是《骨料質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因素探究》。宋少民先生認為,由于現代混凝土以大流態為主體,對拌合物和易性和硬化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骨料對混凝土制備和性能的影響凸顯,骨料級配、粒形不良、空隙率高,制約和影響著混凝土的和易性、經濟性和體積穩定性。
砂石骨料是我國基礎建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上游環節,其產品性能與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進而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水平。然而,砂石骨料行業的基本業態難言樂觀。我國砂石骨料存在質量差,級配不合理、空隙率高,粒形不好等問題,不僅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和耐久性都帶來不利影響。嚴格控制骨料質量,提高混凝土技術,是目前行業的主要問題,也是當下的需求所至。
宋少民先生表示,以新疆地區骨料與石灰石尾礦資源開發出的高品質骨料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利用石灰石尾礦加工的高品質骨料配制的C25—C60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少,和易性良好,28天強度高,抗氯離子滲透性能好,與目前新疆商品混凝土常用的卵石與破碎卵石相比技術優勢明顯,經濟性好,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