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長江經濟帶砂石骨料市場分析報告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行業分析師 侯菁 肖旭雨
時間:2014-06-09
摘要:國家對長江經濟帶戰略正式規劃,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設,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產業和基礎設施的連接、要素的流動,將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強大發展新動力,預計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將拉動50-60億噸的砂石骨料需求。大型水泥企業、骨料企業已經開始在長江布局,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砂石骨料,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則為長江流域砂石骨料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前言:今年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了包括長江沿線11個省市主要負責人在內的區域經濟發展座談會,會上指出,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要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早在2013年9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在《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研究起草工作動員會議上強調長江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戰略定位和創新發展思路。近日,在北京召開長江經濟帶建設課題匯報會上,國家發改委正式確定,長江經濟帶范圍將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和貴州9省2市,作為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兩橫三縱”主體的長江經濟帶擴容并形成定局。
  
  這是繼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武漢提出建設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以及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干線,推進梯度發展”,“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之后于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進一步提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目前,《關于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已經出爐,將上海、武漢和重慶列為長江經濟帶三大航運中心,有望在年內出臺。這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作為國家級戰略——依托“黃金水道”的長江經濟帶經濟將“騰飛”。
  
  國家對長江經濟帶戰略正式規劃,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設,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產業和基礎設施的連接、要素的流動、市場的統一,產業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將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強大發展新動力。根據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發展需求,預計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將拉動50-60億噸的砂石骨料需求。大型水泥企業、骨料企業已經開始在長江布局,為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砂石骨料,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則為長江流域砂石骨料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長江經濟帶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2013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所覆蓋的11個省市GDP總量接近26萬億元,占GDP總量的41.2%。其中,2013年江蘇省GDP總值最高,為59162億元;貴州省GDP總值最低,僅為8007億元。根據GDP增速潛力,2013年貴州省GDP增速為16.86%,潛力最大。不過,從區域發展來看,長江經濟帶自東向西的經濟發展本身并不均衡。長江經濟帶既覆蓋了像江浙滬這些發達地區,也包括了像云南和貴州等相對落后的地區,經濟發展非常懸殊。從人均GDP來看,長三角地區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而溯長江而上,最西部的貴州人均GDP則只有3000多美元。


圖一:長江經濟帶9省2市GDP總量及GDP增速分析
  
  二、長江經濟帶骨料市場發展現狀
  
  2.1長江流域砂石骨料行業的法規制度解讀
  
  長江流域是采集河砂的重要河流流域,為保障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生態監管、長江防洪、通航安全和嚴禁非法采砂等方面,自2009年水利部、交通運輸部簽署《加強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備忘錄》以來,兩部加強對長江河道非法采砂的打擊和治理工作,保障了長江干流河勢穩定、航道穩定和防洪、航運安全。2013年,兩部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在長江宜昌至荊州水域開展了打擊非法采砂的“亮劍”行動,隨后在沿江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整治活動,確保了長江中下游采砂管理形勢穩定向好。2014年兩部再次聯合印發通知,發布《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合作機制2014年度工作要點》,提出要進一步深化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兩部合作,加大對長江河道非法采砂打擊力度。
  
  在地方性的規章制度方面,沿江各省都針對長江非法采砂進行嚴厲懲治,其中湖北省、安徽省懲治力度較嚴厲。湖北省在今年4月1日公布地方行政首長責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任人和現場監管責任人名單,建立健全長江采砂責任追究制度,推進以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長江采砂管理常態化,切實督促采砂現場監管做到“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5月4日至5日,安徽全省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會議強調,當前,安徽省已全面進入汛期,長江流域要禁止一切采砂活動。嚴格按照水利部要求,認真落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突出工作重點,狠抓重點水域、敏感水域和薄弱環節的責任落實;要正視困難和問題,查找原因,多管齊下,務求實效,力爭采砂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提高,努力實現長江河道采砂工作依法、科學、有序的管理目標,確保長江防洪和航運安全。
  
  2.2長江經濟帶概況


圖二:長江經濟帶省份圖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一是依托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上海、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三是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四是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緬經濟走廊。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為上中下游砂石骨料減輕了物流成本,為中西部砂石骨料資源輸送到東部及中國砂石骨料未來走出國門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長江經濟帶是繼中國沿海經濟帶之后,最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上最重要的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長江流域在中國版圖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其經濟運行對整個中國來說,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砂石骨料是長江經濟帶建設過程中主要原材料,長江流域對砂石骨料運輸也是至關重要,所以長江經濟帶對砂石骨料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3長江經濟帶骨料行業形勢
  
  2.3.1長江經濟帶骨料總量比較


圖三:長江經濟帶11省市骨料用量比較
  
  長江經濟帶所覆蓋的11個省市GDP總量接近26萬億元,占GDP總量的41.2%。2013年11省市用量約為37億噸,砂石骨料用量占全國砂石骨料總量40%左右,綜合產值約為2000-3000億元。其中,浙江省、江蘇省砂石骨料用量最高,云南省、貴州省位于西南,經濟與東部沿海地區比較落后,用量相對較小,但潛力巨大。預計不久,國家相關發展規劃、意見以及扶持政策會陸續出臺,長江經濟帶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沿江交通干線建設等,砂石骨料需求將有一個量的“大飛躍”。
  
  2.3.2長江經濟帶11省市5月份骨料市場價格變化


圖四:長江經濟帶11省市骨料5月價格差異圖
  
  長江經濟帶11省市砂石骨料5月份市場價格變化趨勢是東部依次向中西部遞減,東部價格高,中西部價格低;中砂上海價格最高為64元,湖南價格最低為48元;石5-16上海價格最高為76元,四川價格最低為61元;石5-25上海價格最高為78.5元,四川價格最低為66元。5月份長江11省市砂石價格市場價格差異趨勢變化相當平穩,東部砂石骨料礦山資源較中西部砂石骨料礦山資源少,相對價格就有較小的差異性。預計今年下半年砂石骨料市場價格開始逐漸拉高,銷量增長速度開始加快。
  
  三、重點骨料企業長江流域布局情況及局部區域市場簡析
  
  3.1區域市場分析
  
  3.1.1上游區域市場分析——重慶為例
  
  重慶市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是長江上游航運中心。重慶14年一季度GDP總值為2982.71億元,同比增長10.9%,經濟發展形勢良好。重慶市13年水泥總量為61,269,532噸,同比增長11.59%;13年混凝土總量為63,903,211方,同比增長23.79%;13年砂石骨料總量為3.6億噸,同比增長約28%。2014年重慶市砂石骨料總量預計在4.5—5億噸。
  
  在重慶市港口建設、基礎設施投資中,果園港總投資超過100億元,是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的標志性工程。重慶致力于渝新歐鐵路大通道建設,目前,渝新歐已經成為一條國際物流鐵路。2013年12月,國務院口岸辦、海關等部門,把重慶設立為內陸鐵路口岸試點。在港口與物流配套方面,港口經濟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并產生乘數效應。目前,沿江省市紛紛規劃、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重慶沿江主要港口也正在籌建港口物流園區。在沿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西部沿江省市水運優勢發揮不足,主要表現在港口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重大工程的實施落地,沿江一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06年以來,重慶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年均保持在30億元左右,累計完成投資245億元。
  
  重慶近幾年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力度逐年加大,相應的砂石骨料需求也在逐年上升,隨著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重慶作為上游航運中心,港口建設、沿江基礎設施建設等預計會使重慶砂石骨料需求有30-35%的增速。
  
  3.1.2中游區域市場分析——湖北為例
  
  湖北省位于我國的中部,長江中游地區。其中,武漢市是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湖北省2014年一季度GDP總值為5137.26億元,同比增長9.2%,經濟發展形勢良好。湖北省2013年水泥總量為110,565,197噸,同比增長5.33%;2013年混凝土總量為41,048,206方,同比增長30.24%;2013年砂石骨料總量為2.4億噸,同比增長約19.5%。2014年湖北省砂石骨料總量預計在2.9-3.2億噸。
  
  在湖北省港口建設、基礎設施投資中,素有“長江情結”的武漢市于5月4日宣布,計劃在未來6年時間里投入951億元,實施50個拓展航運樞紐能力項目,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5月4日,在武漢市政府常務會中通過《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核心區建設規劃及近期實施計劃》,計劃到2025年,將武漢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從現在的百萬標箱提升至千萬標箱,港口吞吐能力達到5億噸以上。在沿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西部沿江省市水運優勢發揮不足,主要表現在港口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重大工程的實施落地,沿江一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湖北省對長江經濟帶尤為重視,加大港口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相應的砂石骨料需求增速幅度較大,武漢市作為中游航運中心,港口建設、沿江基礎設施建設等預計會使湖北砂石骨料市場需求有25-30%的增速。
  
  3.1.3下游區域市場分析——上海為例
  
  上海市位于我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是長江下游航運中心。上海市2014年一季度GDP總值為5313.97億元,同比增長7.0%,經濟發展形勢減緩。2013年水泥總量7,503,071,同比增長-5.65%。2013年混凝土總量為30,814,555,同比增長3.21%。2013年砂石骨料總量1.1億噸左右,其中碎石6600萬噸左右,砂4400萬噸左右,砂石產值在70億左右。作為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具體措施之一,上海自貿區“培育良種的經驗”將在海關監管創新的制度領域推廣開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的制度成果將在長江經濟帶復制推廣。上海將利用自貿區,實現對長江經濟帶的輻射。目前,沿長江11省市共有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口岸70個。海關總署正在抓緊開展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取得經驗后盡快向長江經濟帶等地區推廣實施。此舉將進一步完善長江流域大通關體制,實現沿江不同關區之間一體化作業。
  
  上海市針對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完善的是東部沿江基礎設施建設與中西部沿江基礎設施建設的銜接,長江經濟帶東中西部基礎設施一體化。上海自由貿易區及長江經濟帶的構建會帶動上海砂石市場需求量的增加,2014年上海砂石骨料需求總量預計在1.5億噸。
  
  3.2布局的分析
  
  部分大企業已經布局投產的情況解析:
  



圖五:三大航運中心覆蓋圈及部分大企業長江布局投產圖
  
  下游以上海為航運中心覆蓋范圍為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四個省市;中游以武漢為航運中心覆蓋范圍為湖南、湖北、江西三個省份;上游以重慶為航運中心覆蓋范圍為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四個省市。長江流域砂石骨料項目布局情況來看,大企業都傾向于中游和下游建設砂石骨料項目,其中,中游砂石骨料項目主要集中在湖北段,下游砂石骨料項目主要集中在安徽段。
  
  大企業長江布局的砂石骨料項目中,以大型水泥企業占多數(水泥企業砂石骨料事業部或砂石骨料子公司),大型砂石骨料企業占少數。近年來,由于砂石骨料在工程基建方面的需求量巨大,所有的基礎建設,如鐵路、公路、橋梁、房建等都需要用到機制砂石骨料,剛性需求決定了砂石的不可或缺。而水泥行業面臨產能過剩、能效低、污染嚴重等問題或困局迫使大型水泥企業尋求破解之道——調整戰略思路,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確立新的發展模式增加利潤點,轉型升級砂石骨料生產,確定水泥——砂石骨料——混凝土為一體”的發展模式。水泥企業擁有資源優勢——礦山資源以及強大的市場優勢,進入砂石骨料行業對水泥企業發展有極大的拓展空間。同時,在建材產業鏈上優化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品種、延伸產業鏈也是水泥企業的基本戰略之一。據業內估算,混凝土行業正以約90億噸/年的速度消耗砂石骨料。砂石成為所有產品中比重最大的產品,無疑成為水泥企業搶占的又一個“市場蛋糕”。
  
  3.3小結
  
  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將拉動長江經濟帶11省市砂石骨料市場巨大的供需量,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加大對沿江港口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沿線大型砂石骨料項目則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相配套。長江是砂石骨料運輸的“黃金水道”,長江流域則是布局砂石骨料最佳的“黃金區域”,大型企業進入長江流域布局砂石骨料項目是現在及未來一個趨勢所在。
  
  四、長江黃金水道骨料運輸的戰略意義
  
  4.1長江流域概況
  
  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內陸河,全長6300余公里。長江沿岸數百條支流輻射南北,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總通航程7萬公里,占全國70%以上。長江干支流航道與京杭運河共同組成中國最大的內河水運網。干支流水運中心為重慶、武漢、長沙、南昌、蕪湖和上海等6大港口。與世界各國比,長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在建設長江經濟帶上,國家按照市場和物流規律,推動了長江經濟帶11省市海關更大范圍、更多領域的區域通關改革,將實現沿長江不同關區之間一體化作業,為砂石骨料上中游通過不同關區提供了更方便的運輸環境。
  
  4.2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與骨料運輸分析
  
  李克強提出,目前長江貨運量已位居全球內河第一,但仍有很大潛力;“要更加注重發揮水運成本低、能耗少的競爭優勢,以沿江重要港口為節點和樞紐,打造網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使長江這一大動脈更有力地輻射和帶動廣闊腹地發展”。具體來看,長江干線是一條連接我國東中西部的水上運輸大動脈,長江航運是國家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長江全流域“黃金水道”,就是要把主動脈打造得更為強勁,通過以主帶支,以線帶面,發揮長江干線2838公里航道的作用,輻射帶動長江干線流域九省二市這個“面”。在砂石骨料交通運輸方面,作為“黃金水道”的長江與公路、皮帶(限制)砂石骨料運輸方式的比較分析:
  


  長江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支流航道700余條,主要支航50余條,港口眾多。中西部砂石骨料礦山數量居多,砂石骨料被定義成區域性材料最重要原因就是較高的運輸成本。在砂石骨料運輸方面,皮帶運輸屬于限制性運輸,難度極大,運輸距離極短,投資成本高,運輸成本較低(皮帶運輸屬于限制性,不予以分析);公路運輸成本高、運輸距離短、覆蓋范圍小;而水路運輸成本低、運輸距離長、覆蓋范圍大。水路運輸對基礎設施的破壞性大大低于公路運輸。若要形成同樣的運輸能力,公路、水路的基礎建設投資比為7:1,完成同樣貨運量,砂石骨料公路、水路的運輸成本比約為5:1,能源消耗比為9:1。而水路運輸的碳排放量,只有公路運輸的1/15。水路運輸運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小、污染小、運價廉的低碳優勢,展現無余。砂石骨料公路運輸每公里每噸約2-5元,砂石骨料水路運輸每公里每噸0.5-1元,砂石骨料公路運輸比水路運輸每公里每噸多1.5-4元,公路運輸成本過高。
  
  五、結論與預測
  
  在國家戰略方面,長江經濟帶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立足深化改革開放,謀劃東中西聯動發展新棋局,建設長江經濟帶對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調整區域結構、實現中國經濟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在港口建設、沿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中西部沿江省市水運優勢發揮不足,主要表現在港口建設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重大工程的實施落地,沿江一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得到進一步完善。高速和鐵路建成后,可以帶動沿江城市發揮更大的發動機作用,尤其是沿江鐵路的建設,可以盤活中國以南北走向為主的鐵路網,形成縱橫交錯的網格狀鐵路網,帶動鐵路的利用效率。
  
  在長江經濟帶砂石骨料方面,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可以帶動砂石骨料大幅增加發展,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砂石骨料市場總量會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而大幅度增加,2013年11省市砂石骨料總量為37億噸,預計2014年增至50-60億噸,預計增速在25%以上。長江流域環境保護和生態監管、長江防洪、通航安全和嚴禁非法采砂等法律法規制度將日益完善。長江經濟帶將促進長江“黃金水道”沿長江不同關區之間一體化作業,為砂石骨料通過上、中、下游不同關區提供了更方便的運輸環境。預計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砂石骨料市場需求會比2013年翻一番,砂石骨料企業認識清楚并把握住這次發展機遇。長江經濟帶建設可以說是長江砂石骨料市場高速發展的重要契機,合理運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提供的政策、長江不同關區一體化的優惠等有利因素大力發展砂石骨料產業,促進砂石骨料行業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天然砂石的日益枯竭、不合規范的中小砂石企業淘汰出局、長江流域基礎設施建設對砂石需求的拉動這三方面因素的聯動作用,再加上長江“黃金水道”的戰略運輸通道,給長江流域砂石骨料產業發展孕育了無限機遇,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地區搶奪骨料市場“蛋糕“,未來極易引發區域性產能過剩風險。區域性砂石骨料產能過剩表現:市場供應大于需求,價格競爭,企業獲利需要增加產量打價格戰,最終導致企業間惡性競爭,產能過剩是一個行業災難所在。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砂石骨料行業發展需要良性競爭。良性競爭才是砂石骨料行業和企業發展持久之道。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