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有码视频欧美-亚洲天堂精品视频在线_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非金屬礦業被動適應市場 需創新贏得主動權

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14-07-02
摘要:非金屬礦產是天然礦產資源組成部分之一,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必需品。日前,2014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非金屬礦科技利用受到觀眾的關注。目前,非金屬礦產在國防、交通、基礎工業、醫藥、環保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我國非金屬礦只是被動地適應市場,還沒有主動權,急需向材料化、功能化、精細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非金屬礦產是天然礦產資源組成部分之一,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必需品。日前,2014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非金屬礦科技利用受到觀眾的關注。
  
  目前,非金屬礦產在國防、交通、基礎工業、醫藥、環保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我國非金屬礦只是被動地適應市場,還沒有主動權,急需向材料化、功能化、精細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應用潛力大 沒有市場主動權
  
  根據博覽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和品種齊全的國家之一,現已發現的非金屬礦物有300多種,探明儲量的有92種。但當前利用的大概只有100多種,其中廣泛利用的只有40種左右。同時,我國人口眾多,資源人均占有量偏低,部分優質非金屬礦資源消耗迅速,某些重要產區的資源量快速減少,優質資源保障程度不足問題已經顯現。
  
  目前,我國非金屬礦工業已基本建立起勘探、開采、加工、銷售、研發的工業體系,非金屬礦工業已成為國家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產業。據估算,我國每年需耗費各種非金屬礦產品超過20億噸。
  
  有參展企業對記者表示,我國非金屬礦企業目前只是被動的適應市場,由用戶不斷篩選市場上的原料,確定配方和所需材料的性能后,向非金屬礦企業提出要求,然后加工企業按照要求組織生產以適應用戶要求,喪失了市場主動權。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的發展,非金屬礦物到目前為止沒有被發現的性能和功能都將一一被發掘,新型非金屬礦物材料的應用潛力將會有很大提高。現在發達國家非金屬礦業的產值是金屬礦業的2~3倍,而我國非金屬礦物的產值在石油、煤炭之后,是我國礦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非金屬礦工業的發展狀況是衡量國家科技進步以及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長期以來,我國非金屬礦行業以企業為主體,通過科技攻關、新產品研發,推動了產、學、研緊密結合,大、中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非金屬礦物材料加工技術與裝備水平快速提升,增強了企業的實力,有力推動了行業的技術創新。
  
  多行業開發 技術創新跟不上
  
  我國非金屬礦的開發涉及到建材、地礦、冶金、化工、機電、煤炭、核工業、輕工、有色等多個行業,各行業根據各自的條件,開發了不同品種的產品,已經形成了多行業開發的格局。但我國非金屬礦工業面臨著礦產開發缺乏科學指導和法律監督,對礦產利用及資源保護缺乏指標評價體系,資源破壞嚴重和環境保護等共性問題。我國非金屬礦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非金屬礦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與金屬和煤炭相比仍然比較低。
  
  我國非金屬礦產企業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的生產裝置都比較落后,導致產能、產量在短時間之內得不到很好的提升,特別是控制手段,多數企業對生產技術研發及相應的技術水平不夠積極。
  
  在采礦方面,我國非金屬礦采礦工藝技術落后、設備陳舊、許多礦山仍處于半機械化和人工開采狀態,勞動強度大、采礦回收率低、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在選礦方面,工藝過程控制仍處在初級水平,缺乏針對性強、性能可靠的專有適用設備。
  
  在超細粉碎、分級、提純、改性和復合等精細加工方面,存在設備規模小、穩定性可靠性較差、自動控制水平低、表面改性劑品種少、產品規格少、質量不穩定、加工技術不過關。
  
  我國非金屬礦物加工能耗、材耗大,許多精細加工產品仍依賴進口,進口價格較我國出口同類產品價格高出數倍、數十倍甚至百倍。在環保方面,我國缺乏嚴格的法規、完善的監督執行機制、良好的環保意識和有效的措施與方法。
  
  我國非金屬礦行業科技發展起步較晚、企業規模小、數量大、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薄弱、科研開發經費支持力度不足以及研究隊伍分散和重復研究等,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隨著我國非金屬礦產行業規模的日益發展,下游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隨之增加,在生產技術上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從而對產品技術的開發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這給國內非金屬礦產企業帶來了相應的技術風險。而我國過去一些專業化的科研院所或高校都獨立進行研究,缺乏國外大型企業的跨學科集成創新體制,因此,我國急需非金屬礦科技的發展來解決存在的問題。
  
  經濟增長點 需利用天然特性
  
  近年來,我國非金屬礦科技發展迅速,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的貢獻和影響不斷提高,非金屬礦產品已經基本滿足我國非金屬礦發展的需要和相關領域對非金屬礦物原料的質量要求。其中,材料化、功能化、精細化、產業化是非金屬礦科技發展的方向,加速非金屬礦物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可以滿足我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對非金屬礦物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廢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全面提升我國非金屬礦物加工應用的水平。
  
  參展企業認為,基于非金屬礦物的天然稟賦,應充分利用其天然特性,一是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對健康、環保、節能低碳等非金屬礦物材料以及高新技術等方面的重大要求,安排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高性能非金屬礦物材料及相應技術與裝備的共性或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項目,制備高性能非金屬礦物材料,實現其應用價值,以促進我國非金屬礦物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非金屬礦產業的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
  
  二是重視非金屬礦基礎理論與礦物特性研究,加強對非金屬礦工藝礦物學特性的認識和探討,從而能深入了解非金屬礦的稟賦特征。加強對各種低品位非金屬礦、多種非金屬礦共生重要非金屬礦、非金屬礦與金屬礦共生礦,以及金屬礦選礦、尾礦的選礦與綜合利用。
  
  三是加大對低品位非金屬礦以及伴生礦物的開發,經過超細粉碎、精細分級、晶體保護和表面改性等精細加工后,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和滿足各個領域的要求,開發適應下游產業需要的精細化產品。
  

  四是加快開發大型、高效、節能且保護非金屬礦物晶體結構,滿足非金屬礦開采和加工特殊要求的專業化設備和成套裝備,盡可能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最好是完全利用,而且是具有經濟效益的完全利用。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