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市日前出臺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將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示范區,今年新建80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筑,涵蓋住宅、公建以及小城鎮。目前,生態城的這種綠色建筑模式,首次在天津市大規模推廣,并開始慢慢被復制到外省市。
天津市日前出臺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將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示范區,今年新建80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筑,涵蓋住宅、公建以及小城鎮。目前,生態城的這種綠色建筑模式,首次在天津市大規模推廣,并開始慢慢被復制到外省市。
“生態城的所有項目建筑主體,都必須通過生態城綠色建筑研究院的節能環保評審。”生態城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域內的每一棟建筑都有獨特的節能環保設計,包括采用優質的外墻保溫材料、新風系統、斷熱鋁合金窗等等。
“我們還鼓勵出售精裝修住宅,因為這樣可以減少裝修帶來的建筑垃圾和污染。”該負責人說。目前,生態城內在建和竣工建筑全部為綠色建筑。其中,住宅類項目節能率超過70%,公建類項目節能率超過55%,優于國家和天津地方節能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生態城的建筑俗話說就是‘冬暖夏涼’,可以使家庭運行人均能耗比國內城市人均水平降低20%以上。”該負責人介紹說,能耗下降的最直接好處體現在運行成本上,就是市民掏的采暖費和電費少了。
按照日前出臺的《天津市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天津市將以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級區域綠色建筑示范區項目為樣板,從2014年開始,凡本市新建示范小城鎮、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建筑和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將執行本市綠色建筑標準。
“今年天津市將要建設800萬平方米的綠色建筑。”天津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方案,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天津市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率達到100%。
同時,加強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供熱熱源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年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改造900萬平方米,大板樓改造140萬平方米。發展淺層地熱能、太陽能、污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到2015年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達到4500萬平方米,占同期建設的30%以上。還將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到2015年底,供熱計量收費面積超過全市集中供熱總面積的30%,此外,還將對不節能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及商業、醫院、學校、星級酒店、寫字樓、文化體育場館、交通樞紐等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空調、采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