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科技工作委員會主辦、寧夏華盛實業集團公司協辦的“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萬里行”活動將在銀川隆重啟動。本次活動旨在全國范圍內,引導混凝土及砂漿行業對機制砂與石粉等非活性摻和料的正確應用,宣傳和展示行業中相關的優秀企業、先進技術及機制砂與石粉的裝備、制造和應用技術。
“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萬里行”活動得到了混凝土、機制砂、石粉行業專家學者、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的贊同與支持。業內外普遍認為這項活動是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我國混凝土行業對機制砂與石粉等非活性摻和料的應用情況,引導行業正確認識和使用機制砂與石粉等非活性礦物摻和料,提高混凝土礦物摻和料的應用水平,共同推動混凝土產業朝著環保型節約型發展的重要舉措。舉辦好這次活動對我國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亟待規范與提升,對優化預拌混凝土產業市場秩序與增強我國預拌混凝土質量以及進一步推進機制砂與石粉行業進入循環經濟序列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次“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萬里行”活動采取企業、專家、協會聯動的方式,由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院校知名專家深入重點企業,重點了解機制砂與石粉產業發展現狀及應用技術存在的難點,針對性地在產地舉行高水準的技術講座。來自全國水泥、預拌混凝土、混凝土用礦物摻和料生產、機制砂生產、裝備制造等相關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技術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建筑工程管理、設計及施工單位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將參加聽課并展開咨詢答疑互動。主辦方相信,通過這種活動,一定會大面積提高相關企業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的水平。
近年來,因大規模基本建設的需要,結構工程對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需求與資源匱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天然砂石資源嚴重短缺已無法滿足國內建筑用砂的要求。人工骨料特別是機制砂的生產與應用已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到砂石對混凝土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全國許多地區,機制砂生產線已經大規模上馬,但目前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如何按混凝土的需要生產機制砂石。其中令人關注的是伴隨機制砂的生產,石粉作為副產品大量產生,已造成新的環境問題。針對這種現狀,科研人員對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已廣泛開展。2013年,國內石粉的應用產品與應用標準陸續出臺。石粉等非活性材料經過加工作為混凝土膠凝材料的一個組分,符合國家節能減排及綠色低碳戰略的需要已成為共識。
本次活動首站的重要內容是在寧夏銀川市召開第五期全國“礦物摻和料應用技術研討會(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專題)”,研討會將展示西北地區機制砂與石粉生產與應用的成果,傳播西北地區優秀企業的經驗與做法。會議將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清華大學教授廉慧珍、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武漢大學教授梁文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劉娟紅、同濟大學教授王培銘、北京建筑大學博士李飛聯合舉行講座,這次講座將呈現出國內關于機制砂與石粉領域的最新信息與最前沿技術,是具有高水平的機制砂與石粉先進應用技術密集性傳播的平臺。他們所作的報告內容包括《現代水泥水化機理與礦物摻和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機制砂與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混凝土礦物摻和料應用技術規程》、《現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的分析與研究》、《石粉在商品砂漿中的生產與應用》、《機制砂石生產技術規程》等等。相關重點石粉重點生產應用企業也將在研討會上交流發言,與會代表還將參觀寧夏華盛實業集團盛遠建材有限公司生產基地。
下半年,“機制砂與石粉應用技術萬里行”的后續活動將在西南、華中、華南、東北等地區陸續展開。
責編:王婷婷